[發明專利]一種提升電流互感器性能參數及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00528.5 | 申請日: | 2021-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1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保亮;張蓬鶴;李揚;熊素琴;趙兵;薛陽;林繁濤;陳昊;袁翔宇;李求洋;成達;李龍濤;岳云奇;趙越;付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5/02 | 分類號: | G01R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麗樓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升 電流 互感器 性能參數 一致性 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提升電流互感器性能參數及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對電流互感器的性能參數進行統一規定;利用標準源和精度性能高于測量模塊精度等級預定倍數的電流互感器對測量模塊進行校準,將所述電流互感器的通信地址標識在所述測量模塊;對完成性能參數統一規定的電流互感器的上限參數和下限參數進行性能測試;插入或更換所述測量模塊,完成測量模塊的現場更換。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力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升電流互感器性能參數及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測量模塊質量問題、使用環境影響和使用方法不當等因素,造成測量模塊失準或損壞,需要更換測量模塊。測量模塊采用分體式,存在本體中的電流互感器需與測量模塊參數相匹配,對互感器的參數性能及一致性有所要求。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提升電流互感器性能參數及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統,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由于測量模塊質量問題、使用環境影響和使用方法不當等因素,造成測量模塊失準或損壞,需要更換測量模塊的技術問題。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提升電流互感器性能參數及一致性的方法,包括:對電流互感器的性能參數進行統一規定;利用標準源和精度性能高于測量模塊精度等級預定倍數的電流互感器對測量模塊進行校準,將所述電流互感器的通信地址標識在所述測量模塊;對完成性能參數統一規定的電流互感器的上限參數和下限參數進行性能測試;插入或更換所述測量模塊,完成測量模塊的現場更換。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提升電流互感器性能參數及一致性的系統,包括:規定性能參數模塊,用于對電流互感器的性能參數進行統一規定;校準測量模塊,用于利用標準源和精度性能高于測量模塊精度等級預定倍數的電流互感器對測量模塊進行校準,將所述電流互感器的通信地址標識在所述測量模塊;測試上下限參數模塊,用于對完成性能參數統一規定的電流互感器的上限參數和下限參數進行性能測試;插入更換測量模塊,用于插入或更換所述測量模塊,完成測量模塊的現場更換。
在本發明中,本發明提供關于電流互感器參數性能對分體測量模塊精度影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測量模塊無需斷電支持熱插拔。解決現場電流互感器與測量模塊匹配校準問題。快速更換,即插即用。電流互感器高性能及高一致性。更換信息主動上報。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公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公開,并不構成對本公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提升電流互感器性能參數及一致性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述的MATS-2010S軟磁材料測試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述的電流互感器常溫下誤差精度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述的電流互感器不同溫度誤差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述的系統流程圖;
圖6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提升電流互感器性能參數及一致性的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介紹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可以用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施,并且不局限于此處描述的實施例,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詳盡地且完全地公開本發明,并且向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充分傳達本發明的范圍。對于表示在附圖中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的術語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相同的單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
除非另有說明,此處使用的術語(包括科技術語)對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具有通常的理解含義。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詞典限定的術語,應當被理解為與其相關領域的語境具有一致的含義,而不應該被理解為理想化的或過于正式的意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05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