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牙槽骨缺損修復的聚氨基酸微載體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8620.2 | 申請日: | 2021-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258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尹靜波;卜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L27/18 | 分類號: | A61L2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于慧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牙槽骨 缺損 修復 氨基酸 載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牙槽骨缺損修復的聚氨基酸微載體,其特征在于該微載體由有機無機雜化的聚氨基酸大分子和淫羊藿苷按1:1~1:5的摩爾比共混形成的混合物;所述的有機無機雜化的聚氨基酸大分子的結構式為:按1:1的摩爾比的混合物,其中x=2000~3000,y=2500~3500,R為:芐基、甲基或乙基;所述的淫羊藿苷的結構式分別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牙槽骨缺損修復的聚氨基酸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基酸大分子的分子量分布PDI=1.25~1.3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牙槽骨缺損修復的聚氨基酸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載體尺寸為150~300μm,孔徑和孔隙率的范圍分別為25~45μm和87.5%±3.6%。
4.一種制備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牙槽骨缺損修復的聚氨基酸微載體,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具體步驟為:
a.羥基磷灰石HA和羥基磷酸銅CP的氨化得到CP-NH2和HA-NH2納米粒子;
b.將步驟a所得CP-NH2和氨基酸按1:2~1:10的摩爾比溶于1,4-二氧六環溶液中,在惰性氣氛下,25~50℃下攪拌反應3~6d,通過無水乙醇進行沉降,經后處理后得到CP-g-聚氨基酸;
c.將步驟a所得HA-NH2和氨基酸按1:2~1:10的摩爾比溶于1,4-二氧六環溶液中,在惰性氣氛下,25~50℃下攪拌反應3~6d,通過無水乙醇進行沉降,經后處理后得到HA-g-聚氨基酸;
d.將步驟b所得的CP-g-聚氨基酸、步驟c所得的HA-g-聚氨基酸和淫羊藿苷按1:1:1~1:1:5的摩爾比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得到第一混合液體系;
e.將1~10wt%的明膠水溶液與步驟d所得第一混合液體系按明膠:CP-g-聚氨基酸=1:1.2~1:2.4的摩爾比,乳化30~150s,得到第二混合體系;
f.將0.1~1%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與步驟e所得的第二混合體系按聚乙烯醇:CP-g-聚氨基酸=1:0.1~1:0.5的摩爾比混合,以1000~2000r/min的轉速攪拌直至混合體系中的二氯甲烷揮發完全;
g.將步驟f所得的混合體系通過篩子過篩,得到聚氨基酸微載,再將得到的微載體置于37℃恒溫搖床中,每過30分鐘換一次水,重復洗滌多次直至微載體中的明膠被去除干凈,冷凍、干燥保存,即得到用于牙槽骨缺損修復的聚氨基酸微載體。
5.制備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的氨化的具體步驟五為:
a.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質量分數為75~100wt%的乙醇水溶液中,配制成濃度為0.03~0.06moL/L的溶液;
b.分別將10~20mmol的羥基磷灰石HA和羥基磷酸銅CP溶于a中溶液,在25~50℃下攪拌3~6小時后,用氨水調節體系的pH值至9~12,再繼續反應3~6小時,洗滌,去上層清液,冷凍干燥即得到CP-NH2和HA-NH2納米粒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862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