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豎向通孔置入竹竿灌漿加固空心砌塊結構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7710.X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51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董有;鞠樹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筑福國際抗震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20 | 分類號: | E04B2/20;E04B2/26;E04G23/02;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豎向 置入 竹竿 灌漿 加固 空心 砌塊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豎向通孔置入竹竿灌漿加固空心砌塊結構及施工方法,包括墻體、竹竿;所述墻體為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結構;所述竹竿豎向均勻插設于墻體中,并用C35混凝土將空心砌塊洞口填實,采用氣動推進注漿機進行壓力注漿,將混凝土空心砌塊與竹竿之間的縫隙用砂漿灌實;所述竹竿與竹竿在墻體內接頭部分的搭接長度不小于200mm,竹竿與竹竿在墻體內接頭部分搭接采用鋼絞線纏繞固定,竹竿的下端深入到基礎中;墻體外部設置鋼筋網片,并噴射混凝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豎向通孔置入竹竿灌漿加固空心砌塊結構及施工方法,屬于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采用豎向通孔置入竹竿灌漿加固空心砌塊結構的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抗震加固思路。該技術是通過在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塊砌體墻中置入竹竿并進行壓力灌漿,形成竹竿灌漿對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塊砌體結構進行抗震加固,為對砌體結構進行抗震加固的方法創造了廣闊的應用條件,并展現了實際應用的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采用豎向通孔置入竹竿灌漿加固空心砌塊結構及施工方法,即采用豎向通孔置入竹竿壓力灌漿對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塊砌體結構進行抗震加固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在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墻中置入竹竿,并進行壓力灌漿,形成竹竿壓力灌漿對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結構進行抗震加固,其中竹竿壓力灌漿采用豎向均勻布置的形式,利用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塊的豎向通孔布置竹竿壓力灌漿,可以方便施工,省去了鉆孔作業。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采用豎向通孔置入竹竿灌漿加固空心砌塊結構及施工方法,包括墻體、竹竿;所述墻體為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結構;所述竹竿豎向均勻插設于墻體中,并用C35混凝土將空心砌塊洞口填實,采用氣動推進注漿機進行壓力注漿,將混凝土空心砌塊與竹竿之間的縫隙用砂漿灌實;所述竹竿與竹竿在墻體內接頭部分的搭接長度不小于200mm,竹竿與竹竿在墻體內接頭部分搭接采用鋼絞線纏繞固定,竹竿的下端深入到基礎中;墻體外部設置鋼筋網片,并噴射混凝土。
進一步,所述的竹竿為φ20以上的竹竿。
進一步,所述的竹竿豎向布置在每一塊空心砌塊上。
進一步,所述的墻體外部設置鋼筋網片,并噴射混凝土。
進一步,所述的鋼筋網片采用φ8鋼筋焊接而成。
上述的一種采用豎向通孔置入竹竿灌漿加固空心砌塊結構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設計圖紙對需采用竹竿灌漿加固的墻體進行放線并沿縱墻方向豎向均勻布置孔洞;
步驟二:將竹竿插入到空心砌塊孔洞中,將竹竿布置在墻體內;
步驟三:調整竹竿使其下端深入到基礎,并用C35混凝土將空心砌塊洞口填實;
步驟四:采用氣動推進注漿機進行壓力注漿,將混凝土空心砌塊與竹竿之間的縫隙用砂漿灌實;
步驟五:同時墻體外部設置鋼筋網片,并噴射混凝土。
有益效果:
本發明能有效地改善墻體抗裂、抗剪性能,抑制墻體開裂、抑制裂縫發展,提高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特別是對既有砌體建筑抗震加固能有效地提高抗震承載力。
附圖說明
圖1為豎向通孔置入竹竿灌漿加固空心砌塊結構平面布置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中,1墻體;2竹竿;3砂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筑福國際抗震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筑福國際抗震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77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