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舶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96410.X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77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閆永軍;王曉云;費利明;劉海濤;趙麗麗;南福鄭;劉繼宗;張帥;郭亮;何心;于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煙臺鐵中寶鋼鐵加工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27/10 | 分類號: | B63B27/10;B63B73/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聯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苗 |
| 地址: | 26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及其 建造 方法 | ||
1.一種船舶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包括:
甲板;
相對的兩個側艙壁,豎立于所述甲板下方,與所述甲板相圍合形成貨艙;至少一所述側艙壁上開設有艙口;
軌道,安裝于所述甲板的下表面,在兩個所述側艙壁之間延伸,并與所述艙口的位置相對應;
吊機,包括基座和可轉動地安裝于基座上的吊臂;所述基座安裝于所述軌道上,并可沿所述軌道移動,從而所述吊臂能夠收容于所述貨艙內或經所述艙口伸出所述貨艙外;所述吊臂的工作范圍覆蓋所述貨艙;
所述建造方法包括:
S10:分別預制甲板子分段和軌道分段,其中,所述軌道分段中包含所述軌道;預制甲板子分段的步驟包括:將甲板板的下表面朝上放置,在甲板板的下表面焊接甲板骨架而形成甲板子分段,其中,甲板板的下表面設有不布置甲板骨架的安裝區,將與所述安裝區一側相接的甲板骨架設置為第一骨架型材,將與所述安裝區另一側相接的甲板骨架設置為第二骨架型材,第一骨架型材高于第二骨架型材;
S20:將所述軌道分段裝配至所述甲板子分段并焊接固定,形成具有所述軌道的甲板分段;具體地,將所述軌道分段裝配至所述甲板子分段的安裝區,還在所述第二骨架型材與所述軌道分段之間裝配軌道加強結構,使所述軌道加強結構和所述第二骨架型材所構成的整體結構與所述第一骨架型材對稱;
S30:將所述吊機安裝于所述甲板分段的軌道上,形成第一船體分段;具體包括:S31:提供相間隔的多個支撐結構;S32:將所述吊機布置于所述支撐結構的間隔內;S33:將所述甲板分段吊裝至所述支撐結構上,使所述甲板分段的軌道朝下放置;S34:將所述吊機安裝至所述軌道上;
S40:將所述第一船體分段吊裝合攏至所述船舶的其他船體分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設置為相互平行的多個;所述吊機上具有平行布置的多組滾輪,各組滾輪分別對應地安裝于所述軌道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制軌道分段的步驟包括:在多個相互平行的軌道上裝配軌道基礎,將各個軌道與軌道基礎固定為一體而形成所述軌道分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通過多個工字梁接長而形成,所述軌道基礎包括多個橫縱交叉布置的加強板,所述軌道基礎固定于所述軌道的上面板。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軌道分段裝配至所述甲板子分段上并焊接固定的步驟包括:將所述軌道分段翻面后裝配至所述甲板子分段的所述安裝區,將所述軌道基礎的上表面與所述甲板板的下表面焊接固定,將所述軌道基礎的側部與所述甲板骨架焊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軌道分段裝配至所述甲板子分段的步驟之前,還在所述軌道分段上裝配支撐件,所述支撐件連接相鄰兩個所述軌道;
在將所述第一船體分段吊裝合攏至所述船舶的其他船體分段的步驟之前,去除所述支撐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在所述軌道的長度方向上設置為多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第一船體分段吊裝合攏至所述船舶的其他船體分段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吊機固定在所述軌道的設定位置,在所述甲板分段的上表面設置吊點以及圍繞于所述吊點的吊點加強結構,采用平衡梁連接所述吊點對所述第一船體分段進行吊裝。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吊機安裝于所述甲板分段的軌道上的步驟之前,還對所述甲板分段進行涂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煙臺鐵中寶鋼鐵加工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煙臺鐵中寶鋼鐵加工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641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