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自動閥芯綜合智能檢測分選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5898.4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50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莫韜;蒙東輝;曾春蓮;黃立官;牙韓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源創電噴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C5/00 | 分類號: | B07C5/00;B07C5/04;B07C5/34;B07C5/02;B07C5/36;B07C5/38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榮久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 地址: | 545006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自動 綜合 智能 檢測 分選 系統 | ||
1.一種全自動閥芯綜合智能檢測分選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實現工件自動上料的上料組件(1);
用于實現將工件運送到檢測工位的工件移位組件(2);
用于實現對工件進行質量檢測的閥芯質量檢測組件(3);
用于實現工件自動下料分選的下料分選組件(4);
用于實現對上料組件(1)、工件移位組件(2)、閥芯質量檢測組件(3)、下料分選組件(4)進行自動控制的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的輸入輸出端分別與上料組件(1)、工件移位組件(2)、閥芯質量檢測組件(3)、下料分選組件(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閥芯綜合智能檢測分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組件(1)包括振動料盤(11)、直線振料器(12)、氣缸分料機構(13)以及用于判斷有無工件的光電傳感器(14),所述的振動料盤(11)通過直線振料器(12)與氣缸分料機構(13)的進料端連接;所述的光電傳感器(14)安裝在氣缸分料機構(13)的進料端,光電傳感器(14)的輸出端與控制系統的輸入端連接,控制系統的輸出端分別與振動料盤(11)、直線振料器(12)、分料氣缸(131)的輸入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閥芯綜合智能檢測分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移位組件(2)包括X軸伺服模組(21)、Z軸伺服模組(22)以及氣缸夾爪組件(23),所述的Z軸伺服模組(22)安裝在X軸伺服模組(21)上,氣缸夾爪組件(23)安裝在Z軸伺服模組(22)上,所述的X軸伺服模組(21)、Z軸伺服模組(22)以及氣缸夾爪組件(23)分別與控制系統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閥芯綜合智能檢測分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芯質量檢測組件(3)包括外徑尺寸檢測組件(31),該外徑尺寸檢測組件(31)包括CCD工業相機Ⅰ(311)、遠心鏡頭Ⅰ(312)、準平行背光源Ⅰ(313)以及工件旋轉伺服模組Ⅰ(314)、工件上下移動模組Ⅰ(315);所述的工件旋轉伺服模組Ⅰ(314)安裝在工件上下移動模組Ⅰ(315)上,工件旋轉伺服模組Ⅰ(314)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工件的工件定位治具Ⅰ(316);所述的CCD工業相機Ⅰ(311)與遠心鏡頭Ⅰ(312)連接,且CCD工業相機Ⅰ(311)與遠心鏡頭Ⅰ(312)安裝在工件定位治具Ⅰ(316)的前側,準平行背光源Ⅰ(313)與遠心鏡頭Ⅰ(312)水平相對地安裝在工件定位治具Ⅰ(316)的后側;所述的CCD工業相機Ⅰ(311)、工件旋轉伺服模組Ⅰ(314)、工件上下移動模組Ⅰ(315)分別與控制系統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源創電噴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柳州源創電噴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589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憶阻器讀寫方法
- 下一篇:一種石灰制備裝置及石灰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