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有機鋰液流電池的液晶改性Nafion隔膜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494938.3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12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海濤;楊立鵬;張鎖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50/414 | 分類號: | H01M50/414;H01M50/406;C08F1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有機 流電 液晶 改性 nafion 隔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適用于液流電池的液晶改性Nafion隔膜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晶聚合物長程有序結構提供Nafion有序的傳輸鋰離子通道,提高隔膜的性能,具體步驟如下:
(1)Nafion溶液預鋰化:將1~2M的LiOH水溶液加到5%Nafion溶液中至弱堿性,將弱堿性溶液烘干得到Nafion固體,用高沸點溶劑將得到的固體Nafion溶解配制成15~60%的Nafion溶液;
(2)Nafion-PVDF混合溶液的制備:用高沸點溶劑將PVDF粉末配制成15~60%的溶液,再與步驟2中得到的Nafion溶液配制成不同質量比的Nafion-PVDF混合溶液,Nafion:PVDF的質量百分比為10~100%;
(3)Nafion-PVDF復合隔膜的改性:以Nafion、PVDF、C6M和AIBN為原料,按一定的質量百分比混合得到鑄膜溶液,按質量百分數(shù)計,Nafion:PVDF=1:1為定值,改變C6M的添加量,C6M/Nafion=0~100%。
(4)一種適用于液流電池的液晶改性Nafion隔膜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離子液晶C6M對Nafion/PVDF復合隔膜進行改性。將C6M和引發(fā)劑AIBN加入到Nafion/PVDF復合溶液中,攪拌均勻,通過刮刀涂膜的方法將改性隔膜溶液刮涂在玻璃板上,放在60℃烘箱中,使離子液晶C6M自聚合并烘干溶劑形成復合隔膜Nafion/PVDF/C6M,其內部為有序的鋰離子傳輸結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一種適用于液流電池的液晶改性Nafion隔膜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備的Nafion/PVDF/C6M復合隔膜,陽離子選擇材料為Nafion、Nafion改性材料、PEO或PEO改性材料的一種或幾種,離子液晶可以是1,4-雙[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2-甲基苯(C6M)、4'-(反式,反式-4-丙基雙環(huán)己基)-3,4,5-三氟-1,1'-聯(lián)苯(3HHPUF)、4-(反式,反式-4-丙基雙環(huán)己基)-2,3-二氟乙氧基苯(3CCWO2)或4-(反式,反式-4-丁基雙環(huán)己基)-2,3-二氟乙氧基苯(4CCWO2)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一種適用于液流電池的液晶改性Nafion隔膜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Nafion溶液預鋰化利用LiOH將Nafion進行鋰化處理,商業(yè)Nafion醇和水混合溶液的pH值為6~7呈現(xiàn)出弱酸性,用LiOH水溶液將Nafion溶液的pH調至8~9的弱堿性。
4.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一種適用于液流電池的液晶改性Nafion隔膜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Nafion-PVDF混合溶液的制備,用15~60%Nafion溶液和15~60%PVDF溶液混合制備固含量為15~60%的Nafion-PVDF溶液,溶劑選取高沸點的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乙酰胺等。
5.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一種適用于液流電池的液晶改性Nafion隔膜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Nafion-PVDF復合隔膜的改性,液晶填料分別為C6M、3HHPUF、3CCWO2或4CCWO2中的一種或幾種,按質量百分數(shù)計為Nafion的0~100%。
6.根據(jù)權利要求書1所述一種適用于液流電池的液晶改性Nafion隔膜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Nafion/PVDF/C6M復合隔膜成膜時液晶材料自聚合形成有序結構,為鋰離子提供有序傳輸通道。其中液晶聚合引發(fā)劑可以是熱引發(fā)劑AIBN或光引發(fā)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493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