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發酵用反應釜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4848.4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7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學軍 |
| 主分類號: | A23C9/12 | 分類號: | A23C9/12;A01J1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63599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發酵 反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生物發酵用反應釜,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釜體,所述釜體的下端倒角處均固定連接有支腿,所述釜體的上端左側固定連接有生奶箱,所述生奶箱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加奶管,所述加奶管的上端通過鉸接件鉸接有蓋板,所述生奶箱的兩側內壁均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加熱管,通過設置導奶孔,導奶孔對生奶和配料進行打散,有利于生奶與配料進行充分攪拌,設置攪拌葉片,攪拌葉片將生奶和配料進行轉動,生奶和配料通過導奶槽進行攪拌配比,使其加快攪拌速度使其均勻,攪拌柱底端的刮網對釜體內部底端的沉底物進行二次打散攪拌,故有效的提高了生奶與配料的混合均勻度,使其可以進行均勻發酵,提高了酸奶口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酸奶制備發酵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微生物發酵用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容器,通過對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大多制作酸奶過程中,水浴需要不斷的加熱浪費資源,不利于控制對牛奶的殺菌溫度,導致有益菌種被殺死,添加發酵劑過程中容易沾染有害物質,并且不能很好的使其充分均勻發酵,導致酸奶口感低下,不利于人體的吸收,為此需要一種對酸奶微生物發酵反應釜。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生物發酵用反應釜,本方案通過設置氧氣傳感器,檢測釜體內的氧氣濃度,設置抽氧管,抽氧管對釜體內部的氧氣進行抽取,避免進入氧氣導致酸奶制備失敗,打開生奶箱上端的蓋板,將生奶通過加奶管加入,生奶通過纖維過濾布進行二次過濾除雜,避免生奶運輸中會有雜質進入到內部,有利于提高純度,隨后通過plc控制器控制第一電加熱管調整到35°左右對生奶進行殺菌,殺菌完畢后通過控制氣缸,從而使得氣缸的輸出端帶動驅動桿進行移動,從而使得驅動桿帶動擋板進行移動,從而使得殺菌后的酸奶進入到釜體內部,通過加料管加入制作酸奶的材料,從而通過導料管落入到釜體的內部,通過第二電加熱管對釜體的內部奶和配料進行保溫使其發酵,通過溫度傳感器,檢測釜體內部溫度,避免溫度過高導致酸奶發酵失敗,故有效的避免了有益菌種被殺死和沾染有害物質,有利于食用人員的身體健康。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微生物發酵用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的下端倒角處均固定連接有支腿,所述釜體的上端左側固定連接有生奶箱,所述生奶箱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加奶管,所述加奶管的上端通過鉸接件鉸接有蓋板,所述生奶箱的兩側內壁均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加熱管,所述釜體的左端上側固定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貫穿釜體的一側,所述氣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釜體的兩側內壁均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加熱管,所述釜體的內壁右側固定連接有氧氣傳感器,所述釜體的內壁左側固定連接有溫度傳感器,所述釜體的上端中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攪拌柱,所述攪拌柱的外表面等間距固定連接有攪拌板,所述攪拌板的內部開設有導奶孔,所述攪拌柱的外表面等間距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的兩側均開設有導奶槽,所述攪拌葉片設置在攪拌板的下端,所述攪拌柱的底端設置有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的下端設置有刮網,所述刮網的上端兩側均開設有弧槽,所述釜體的右上側固定連接有加料管,所述釜體的左端固定連接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plc控制器,所述釜體的右下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抽氧泵,所述抽氧泵的輸入端固定連接有抽氧管,所述釜體的下端設置有集奶箱,所述集奶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出奶管,所述出奶管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控制閥,所述釜體的正端設置有散熱翅。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固定連接在攪拌柱的下端,所述固定塊的內部開設有插槽,所述插槽與刮網卡接,所述插槽的內壁兩側均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限位彈簧,所述限位彈簧的外側固定連接有限位頭,所述限位頭的一側伸出限位槽的外部,所述限位頭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頭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拉桿,所述限位頭滑動連接在弧槽的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學軍,未經王學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484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