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咳嗽的中藥外治組方和制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4553.7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17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成立 |
| 主分類號: | A61K9/06 | 分類號: | A61K9/06;A61K36/904;A61P11/00;A61P29/00;A61P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小兒 感冒 發熱 咳嗽 中藥 外治組方 制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咳嗽的中藥外治方法,由以下中藥按比例組方制成。桑葉、連翹、薄荷、桔梗、菊花、杏仁、防風、半夏、百部、黃連。采用中草藥為原料,粉碎、過篩,外敷穴位,治療小兒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制備簡單,便于攜帶,使用方便,依從性高,無副作用,療效顯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咳嗽的中藥外治方法,屬中醫藥領域。
背景技術
感冒是小兒常見疾病,初起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鼻塞等癥狀。其中以發熱、咳嗽較為常見,也較為嚴重。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易于傳變,易于感觸”。小兒感冒咳嗽如不及時治療,容易發展為支氣管炎、肺炎、慢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等疾病。西醫以口服藥物對癥治療為主,小兒服藥存在依從性差、服藥困難、護理不便等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發明一種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咳嗽的中藥外治方法,解決小兒感冒時服藥存在依從性差、服藥困難、護理不便等問題。本發明是由以下中藥按重量比配備而成:
桑葉20克、連翹20克、薄荷20克、桔梗20克、菊花20克、杏仁20克、防風25克、半夏10克、百部10克、黃連10克。
上述藥物分別研末,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備用。用時取適量(約2-3克),加白醋調和成糊狀,為餅,貼于涌泉穴,紗布或敷貼固定,每晚2貼(兩側涌泉穴),每次貼4-8小時(1歲以上的小兒),一般連用3-5天。
6個月—1歲大的嬰兒使用時,上述藥物去半夏、百部,加甘草15克,分別研末,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備用。用時取適量(約2-3克),加白醋調和成糊狀,為餅,貼于涌泉穴,紗布或敷貼固定,每晚2貼(兩側涌泉穴),每次貼敷時間為2-4小時;一般連用3-5天。
本組方和制備的特點:制備簡單,便于攜帶,使用方便,依從性較高,無副作用,療效顯著,臨床使用中,3-5天治愈率可達90%。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由下述中藥成分按重量比配備而成:
桑葉20克、連翹20克、薄荷20克、桔梗20克、菊花20克、杏仁20克、防風25克、半夏10克、百部10克、黃連10克。
上述藥物分別研末,過篩,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備用。用時取適量(約2-3克),加適量白醋調和成糊狀,為餅,貼于涌泉穴,紗布或敷貼固定,每晚2貼(兩側涌泉穴),每次貼4-8小時(1歲以上的小兒),一般連用3-5天。
6個月—1歲大的嬰兒使用時,上述藥物去半夏、百部,加甘草15克,按比例制備混合,用法同上,每次貼敷時間為2-4小時。連用3-5天。
實例一:韓某,男,1歲6個月,咳嗽、發熱1天,就診前1天出現陣發性咳嗽,少痰,夜間顯著,伴有低燒,最高體溫37.5℃,物理降溫后可將至正常。就診時查體:咽紅,扁桃體Ⅰ度腫大,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啰音。舌紅苔白。查血常規:WBC6.8*10^9/L,L46%。診斷為風熱感冒。服藥困難,給予中藥外治。取藥粉:桑葉2克、連翹2克、薄荷2克、桔梗2克、菊花2克、杏仁2克、防風2.5克、半夏1克、百部1克、黃連1克。混合均勻后;每次取5克藥粉,加適量白醋調和成糊,分成2分,壓成餅狀,分別貼于兩側涌泉穴,用空白服帖固定。睡前貼敷,晨起去掉。使用1次后體溫正常,3次后咳嗽明顯緩解。
實例二:李某某,男,8個月,咳嗽、鼻塞2天,就診前2天出咳嗽,無痰,時有吐奶,伴有鼻塞、黃稠涕,體溫正常。就診時查體:咽紅,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啰音。舌紅少苔。查血常規:WBC7.5*10^9/L,L54%。診斷為風熱感冒。服藥困難,給予中藥外治。取藥粉:桑葉2克、連翹2克、薄荷2克、桔梗2克、菊花2克、杏仁2克、防風2.5克、甘草1.5克、黃連1克。混合均勻后;每次取4克藥粉,加適量白醋調和成糊,分成2分,壓成餅狀,分別貼于兩側涌泉穴,用空白服帖固定。睡前貼敷,2小時后去掉。連續使用3天后癥狀緩解。
實例三:謝某,男,4歲2個月,咳嗽5天,就診前5天出現陣發性咳嗽,少痰,夜間顯著,口服消炎藥“羅紅霉素”和止咳糖漿3天,未見緩解。就診時查體:咽紅,扁桃體Ⅱ度腫大,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啰音。舌紅苔白膩。查血常規:WBC9.3*10^9/L,L49%。診斷為感冒、風熱夾濕證。給予中藥外治。取藥粉:桑葉4克、連翹4克、薄荷4克、桔梗4克、菊花4克、杏仁4克、防風5克、半夏2克、百部2克、黃連2克。混合均勻后;每次取6克藥粉,加適量白醋調和成糊,分成2分,壓成餅狀,分別貼于兩側涌泉穴,用空白服帖固定。睡前貼敷,晨起去掉。連續使用3天后咳嗽減輕,5天后痊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成立,未經王成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455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