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4462.3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82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鄧定紅;蔡良正;張立成;潘江偉;陳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F16H57/021;F02B61/06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瞿海武 |
| 地址: | 3175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發動機 變速 潤滑 結構 | ||
1.一種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發動機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內設有主變速軸(2)和副變速軸(3),潤滑結構包括噴油管(4)和位于箱體(1)側壁內的潤滑油道(13),所述噴油管(4)位于所述主變速軸(2)和副變速軸(3)的上方,所述箱體(1)兩側的側壁上分別具有與主變速軸(2)轉動配合的主軸端孔(11)和與副變速軸(3)轉動配合的副軸端孔(12),其特征在于,潤滑結構還包括位于所述箱體(1)兩側側壁內的油道一(14)和油道二(15),所述噴油管(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油道一(14)和油道二(15)連通,所述潤滑油道(13)通過所述主軸端孔(11)與該油道二(15)連通,所述副軸端孔(12)與油道一(14)連通,當工作時該潤滑油道(13)內的機油能通過所述噴油管(4)進入該副軸端孔(12)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變速軸(3)呈空心狀且一端敞口,該副變速軸(3)的敞口端與所述副軸端孔(12)轉動配合,所述副變速軸(3)的內腔通過副軸端孔(12)與所述油道一(14)連通,所述副變速軸(3)的外周面具有若干沿副變速軸(3)軸向間隔布置的甩油孔一(31),若干所述甩油孔一(31)均與該副變速軸(3)內腔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甩油孔一(31)沿副變速軸(3)的周向錯位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變速軸(2)呈空心狀且一端敞口,該主變速軸(2)的敞口端與所述主軸端孔(11)轉動配合,所述主變速軸(2)的內腔通過主軸端孔(11)與所述潤滑油道(13)連通,所述主變速軸(2)的外周面具有若干與該主變速軸(2)內腔連通的甩油孔二(21)。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端孔(11)和所述副軸端孔(12)均呈盲孔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軸端孔(12)的底面邊沿處具有繞周向設置的環槽一(121),所述油道一(14)與所述環槽一(121)連通,所述副變速軸(3)敞口端的端面與該副軸端孔(12)的底面間隔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端孔(11)的底面邊沿處具有繞周向設置的環槽二(111),所述潤滑油道(13)和所述油道二(15)均與所述環槽二(111)連通,所述主變速軸(2)敞口端的端面與該主軸端孔(11)的底面間隔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油管(4)的外周面具有若干噴油孔(41),所述噴油孔(41)自上而下朝所述主變速軸(2)和副變速軸(3)之間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側壁上具有安裝通孔(16),所述噴油管(4)插設于所述安裝通孔(16)內,該噴油管(4)的外周面具有若干繞周向布置的過油孔(42),所述噴油管(4)的內腔通過所述過油孔(42)與所述油道一(14)或所述油道二(15)連通,該噴油管(4)的外周面還具有兩個沿軸向間隔布置的環形擋沿(43),若干所述過油孔(42)均位于兩所述環形擋沿(43)之間,兩環形擋沿(43)的外周面均與所述安裝通孔(16)的內側壁密封配合。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變速軸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油管(4)靠近所述環形擋沿(43)的一端固連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沿該噴油管(4)的軸向與所述箱體(1)的外側壁限位抵靠且通過連接件固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446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歐李花蕾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手術麻醉訪視人工智能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