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脫硫錳渣制備水泥制品的工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4074.5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7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賈天將;宋正平;虎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天元錳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5/00 | 分類號: | C04B5/00;C04B7/147;C04B7/38;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銀川長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4102 | 代理人: | 馬金紅 |
| 地址: | 755100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脫硫 制備 水泥制品 工藝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錳電解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利用脫硫錳渣制備水泥制品的工藝方法。該工藝方法,包括1.將脫硫錳渣篩分成為0~5mm、5~12mm、12~20mm三種粒徑;2.將0~5mm脫硫錳渣用作水泥混合材、水泥原料或制備透水磚的原材料;3.將5~12mm脫硫錳渣與水泥、粉煤灰、砂子、水進行混合,用作水泥制品的原料:4.將12~20mm脫硫錳渣與破碎石、水泥、粉煤灰、砂子、外加劑、水進行混合,用于非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材料中。該工藝方法,有效利用電解錳生產資源,拓寬脫硫錳渣利用途徑,保護環境、節約土地。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錳電解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利用脫硫錳渣制備水泥制品的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電解錳生產行業作為典型的濕法冶金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對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危害,其中,電解錳渣對環境的污染尤為突出。電解錳渣是在用碳酸錳礦生產電解金屬錳的過程中,用硫酸處理錳礦產生的過濾酸渣,根據錳礦品位的不同,每生產1噸電解錳所排放的錳渣量為3~10噸,平均在5~6噸。
由于我國碳酸錳礦石普遍含錳量不高,每生產單位產品的金屬錳會產生較多的錳渣,全球超過90%的渣樣均產自我國,存量巨大,但利用量卻很少。國外電解錳企業對電解錳廢渣處理的要求較為嚴格,一般采用尾庫處置。我國由于錳渣尚沒有成熟的處理技術,電解錳企業大都將廢渣輸送到堆場,筑壩濕法堆存;而此種方法在占用大量土地資源的同時,高濃度廢水浸出會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板結;浸出和雨水淋洗情況下,還會造成地表水氨氮超標,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合理有效的處理電解錳渣,最大限度地降低錳廢渣的危害,并對電解錳渣進行多渠道的利用,已經成為電解錳行業和環保領域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脫硫錳渣制備水泥制品的工藝方法,有效利用脫硫錳渣,拓寬脫硫錳渣的用途,更加節能環保。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脫硫錳渣制備水泥制品的工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脫硫錳渣破碎后,利用三層振動篩篩分成為0~5mm、5~12mm、12~20mm三種粒徑的脫硫錳渣;其中,脫硫錳渣通過下述方法獲得:將電解錳渣在1200℃~1350℃的條件下進行高溫煅燒,并在煅燒過程中加入電解錳渣用量8%~10%的焦炭,經過處理后的脫硫錳渣中的硫含量為3%~8%;
(2)將粒度為0~5mm的脫硫錳渣直接用作水泥混合材、水泥原料或制備透水磚的原材料;
(3)將粒度為5~12mm的脫硫錳渣與水泥、粉煤灰、砂子、水進行混合,用作水泥制品的原料:其中,各個物料按照如下質量份數混合:脫硫錳渣860~960份、水泥150~190份、粉煤灰130~170份、砂子880~1000份、水150~180份;
(4)將粒度為12~20mm的脫硫錳渣與破碎石、水泥、粉煤灰、砂子、外加劑、水按照如下質量份數進行混合,代替破碎石用于非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材料中;其中,各個物料按照如下質量份數混合:脫硫錳渣400~500份、破碎石600~700份、水泥200~300份、粉煤灰 50~150份、砂子700~800份、水150~250份、外加劑5~10份;破碎石的粒徑為10~15mm。
本發明利用脫硫錳渣制備水泥制品的工藝方法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調整不同粒徑的脫硫錳渣配比,利用脫硫錳渣代替碎石、砂子(骨料)等制備混凝土,大量消納脫硫錳渣;有效利用電解錳生產資源,拓寬脫硫錳渣利用途徑、拉長產業鏈條,將電解錳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固廢重新回收利用,保護環境、節約土地,使電解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利用脫硫錳渣制備水泥制品的工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天元錳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寧夏天元錳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40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染色機用高效節能熱交換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多源傳感貨叉智能感知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