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2607.6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1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姚剛;付強;任強林;馬義誠;張楊;馬雪連;蘇戰強;陳卓;夏瑞陽;李鑫;李紫仟;金肖葉;郭雪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70 | 分類號: | C12Q1/70;C12Q1/6851;C12N15/11;C12R1/93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博亞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5110 | 代理人: | 王志剛 |
| 地址: | 830052 新疆維吾爾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牛 傳染性 氣管炎 病毒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的檢測方法,其中包括特異性目標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試劑盒包括熒光定量PCR檢測引物對和探針,引物對如SEQ ID NO.2所示和SEQ ID NO.3所示;探針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本發明設計的用于檢測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的TaqMan探針熒光定量PCR試劑盒具有很高的特異性和靈敏性,能夠用于篩選各臨床樣品檢測牛傳染性鼻氣管炎陽性樣本,具有檢測時間短,檢測靈敏度高,穩定性高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又叫“壞死性鼻炎”、“紅鼻病”,該病是由牛皰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 virus type 1,BHV-1)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會引起牛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并有時會出現結膜炎、腦炎、產奶量減少、子宮炎、腸炎、傳染性膿皰性外陰陰道炎等癥狀。病毒可以在宿主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保持潛伏狀態,這種病毒是自我重新激活型的,可通過壓力和皮質類固醇治療重新激活,導致復發,造成環境中病毒和傳播的永久化,嚴重影響動物健康和生產力,因流產、死亡、屠宰需求和產奶量下降而給養牛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傳統的病毒分離技術用時較長,且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傳統PCR檢測存在一定誤差準確性不高,血清學抗體檢測陰性的牛也有可能是病毒攜者,因此,建立一種靈敏、穩定、快速的IBRV檢測方法對于準確篩查患畜、有效控制IBR的傳播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IBRV截斷gB基因建立的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的TaqMan探針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能夠高效、準確的檢測牛傳染性鼻氣管炎陽性樣本的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一種用于檢測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的特異性目標片段,如SEQ ID NO.1所示,具體通過對NCBI數據庫中所有IBRV gB基因組DNA對比分析,選定同源性、抗原性、親水性和表面展示概率相對最強的部分,特異性目標片段的基因大小為79bp。
二、用于擴增上述特異性目標片段的特異性引物對及探針,所述特異性引物對的上游引物為5'CTACTACAAGCGCGA CATGG 3',如SEQ ID NO.2所示,
下游引物為5'CACGTGCTGTGTACGC AAA 3',如SEQ ID NO.3所示;
所述探針為5'HEX-ACCGGCTCCTTGAGGCGCCG-BHQ-1 3',如SEQ ID NO.4所示,其中,5’端標記有熒光基團HEX,3’端標記有淬滅基團BHQ-1。
三、一種用于檢測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的TaqMan探針熒光定量PCR試劑盒,包含有上述的特異性引物對和探針。
四、使用上述的試劑盒的檢測步驟如下:
步驟1、提取待檢測樣品的總DNA;
步驟2、以上述DNA為模板,利用TaqMan探針熒光定量PCR試劑盒進行熒光定量PCR擴增得到擴增曲線,其優化后的反應體系如下,總體系為20μL;
步驟3、對所述擴增曲線進行分析,并作出判斷。其中,所述步驟2中擴增的反應體系具體包括:權利要求2所述的特異性引物對和探針;2×PerfectStartTMⅡProbe qPCRSuperMix;RNase-free waster;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標準陽性質粒;擴增程序為:94℃預變性30s;94℃變性5s;60℃退火和延伸30s,共40個循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業大學,未經新疆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26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