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排架并列雙向魚道池室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92079.4 | 申請日: | 202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501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瑞晨;侯靖;吳旭敏;徐建偉;吳世勇;姜宏軍;施家月;汪瑩;韓逸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8/08 | 分類號: | E02B8/08;E02B3/16;E02D15/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劉曉春 | 
| 地址: | 310014***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排架 并列 雙向 魚道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排架并列雙向魚道池室結構及其施工方法,雙向魚道池室結構包括:雙向魚道池室,至少由多段銜接布置的預制梁結構單元以及澆筑混凝土于預制梁結構單元上形成的邊墻和底板組成;多個支撐結構,布置于每相鄰兩個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銜接處的下方,支撐結構與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的搭接部位布置有穿過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并插入支撐結構內部的連接件;以及多個止水結構,布置于每相鄰兩個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的結構縫處,用于接縫處的止水。本發明可以適應大跨度、高邊墻、并列雙向的魚池池室結構布置,從而提高高難度、高精度設計結構的施工可行性。采取半預制件半現澆的方式,可大大簡化施工工藝,加快施工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魚道工程建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排架并列雙向魚道池室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豎縫式魚道池室的結構設計主要采用池室全斷面現澆、池室底板預制和池室全斷面預制的三種方式,以上三種方式在高聳魚道結構中各自的主要問題尤其突出:(1)池室全斷面現澆方式,需要搭設大量的腳手架和模板,工序多,費時費力,高空作業安全風險大;(2)池室底板預制方式,需要在預制池室底板上安裝模板再現澆池室邊墻結構,然后拆模,比較費時費力,高空作業安全風險仍然較大;(3)池室全斷面預制方式,高邊墻的全斷面池室預制結構單位長度預制件重量很大,在一定的吊裝能力條件下,單跨預制池室長度只能很小,從而需要的支撐柱數量很多,導致工程量增大,不經濟。
現有高排架魚道結構多為單柱單向魚道池室的布置,支撐柱數量較多且柱身單薄,安全性及經濟性不高。
有鑒于此,研發設計出一種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高排架并列雙向魚道池室結構及其施工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隨著西部地區高壩大庫的興建,相應的魚道的長度和提升高度也在增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排架并列雙向魚道池室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該方案適應大跨度并列雙向魚道池室、高排架墩柱結構布置,采用的施工方式,鋼管柱+混凝土柱+預制梁+現澆底板和邊墻的半預制半現澆施工方式,實現高排架上并列雙向魚道的結構,具有結構跨度大、施工速度快、質量好、精度高、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等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排架并列雙向魚道池室結構,所述雙向魚道池室結構包括:
雙向魚道池室,至少由多段銜接布置的預制梁結構單元以及澆筑混凝土于預制梁結構單元上形成的邊墻和底板組成;
多個支撐結構,布置于每相鄰兩個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銜接處的下方,所述支撐結構與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的搭接部位布置有穿過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并插入支撐結構內部的連接件;以及
多個止水結構,布置于每相鄰兩個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的結構縫處,用于接縫處的止水。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預制梁結構單元包括沿魚道池室延伸方向布置的倒T形預制梁和對稱布置于其寬度方向兩側的L形預制梁,所述倒T形預制梁和任一L形預制梁之間具有供澆筑混凝土形成單向魚道池室的基礎空間。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兩個單向魚道池室的底板高度不一致。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墩柱和承臺,所述墩柱頂面向下凹陷形成與所述承臺相適配的凹槽,該凹槽兩側的墩柱頂面具有分別與相鄰兩個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底部相接觸的墩柱臺面,該墩柱臺面和凹槽的長度方向均與預制梁結構單元的長度方向相垂直。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墩柱至少由置于承臺下方的鋼管柱和澆筑于鋼管柱外圍形成的混凝土柱組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各止水結構外對應覆設有梁端混凝土段。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各預制梁結構單元梁端內均預設有供所述連接件穿過的預埋鋼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20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離心機實驗艙室側門防護結構
- 下一篇:高強度道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