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90780.2 | 申請日: | 202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42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寇子敏;李軍;李支文;楊記濤;程艷;魏強;唐熙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5/337 | 分類號: | C08G65/337;C08G65/333;C10G33/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智睿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融生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區開***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陽離子 離子 反相破 乳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及其制備方法,本方法利用堿性條件下環氧氯丙烷可以與羥基開環聚合的原理,一步法合成季胺化聚醚并用多胺化合物對其進行交聯,在增加陽離子度的同時增加分子量并使絮團松散不緊密,制備得到一種大分子量的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此外,本發明方法還具有制備方法簡單,得到的破乳劑破乳、清水速度快、效果好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化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許多油田都進入二次采油、三次采油階段,隨著各種強化采油技術和增產措施的廣泛應用,油田采出液中水包油(O/W)乳狀液的比重越來越大,需要對乳化污水進行有效的破乳處理,反相破乳劑的開發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常見的反相破乳劑有三嵌段非離子聚醚型反相破乳劑、陽離子型反相破乳劑包括了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等均聚物或共聚物、聚季銨鹽型反相破乳劑等,然而,在注聚油田由于油水產液中含有大量聚合物給油水產液處理帶來很多困難,一方面,聚合物在油水界面吸附使油水不容易破乳,另一方面,在生產水中的聚合物容易析出造成現場產生大量的污油泥,堵塞濾網。注聚油田使用陽離子型反相破乳劑處理油水產液時,由于生產水中大量返排聚合物的存在,在清水的同時會產生大量污油泥,給油田生產帶來影響。而非離子型反相破乳劑在處理生產污水時效果一般較差。
目前,陽離子型反相破乳劑在應用過程中,具有清水效果明顯,但絮團緊密,易于造成污油泥的產生。現有文獻中已有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的合成報道,即用聚醚、環氧氯丙烷和三甲胺作為原料。然而該方法合成的聚醚陽離子度較小,分子量較小,因此清水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例如,分子量小、陽離子度不夠,制備方法復雜等,提供一種破乳、清水速度快、效果好的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其中含有如結構式(I)所述的物質:
式Ⅰ中,Y=R為清水型聚醚。
一種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按照下述步驟制備獲得:
步驟一、將環氧氯丙烷與聚醚按質量比為(0.01-0.03):1的比例加入反應釜中,混合后升溫至60~70℃;
步驟二、將二甲胺與多胺化合物混合后滴加至步驟一的反應釜中,控制滴加時間為45min~60min;滴加后升溫至70~80℃保溫反應3~6h;反應產物與醇水溶液混合,將固含量降低為40~60wt%后制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一中,所述的聚醚為反相破乳劑用聚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二中,所述多胺化合物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二中,所述乙二胺的添加質量為反應物體系總量的3wt%以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二中,所述二乙烯三胺的添加質量為反應物體系總量的2wt%以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步驟二中,所述三乙烯四胺的添加質量為反應物體系總量的1wt%以內。
一種陽離子-非離子反相破乳劑的制備方法,如下所述:
步驟一、將環氧氯丙烷與聚醚按質量比為(0.01-0.03):1的比例加入反應釜中,混合后升溫至60~70℃;
步驟二、將二甲胺與多胺化合物混合后滴加至步驟一的反應釜中,控制滴加時間為45min~60min;滴加后升溫至70~80℃保溫反應3~6h;反應產物與醇水溶液混合,將固含量降低為40~60wt%后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07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