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催化活性TiN/Pt復合膜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0266.9 | 申請日: | 202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35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旭海;柴聘聘;梁佳浩;邊堅勇;白雪冰;蔡群;謝文浩;毛宇軒;王曉陽;曾宇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92 | 分類號: | H01M4/92;H01M4/88;H01M4/86;C23C14/35;C23C14/18;C23C14/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張華蒙 |
| 地址: | 21110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 活性 tin pt 復合 電極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的公開了一種高催化活性TiN/Pt復合膜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能源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其中包括:1)通過磁控濺射技術獲得TiN膜,其中Ti含量的范圍在50?70at%,N元素含量為30?50at%。2)通過磁控濺射技術獲得TiN膜后,再沉積負載量為0.3?3ug/cm2,顆粒大小為2?100nm的Pt膜。針對濕法化學工藝中存在的工藝復雜、成本高、環保性差問題,以及粉體催化劑不易牢固裝配,氮化鈦粉體和Pt協同催化有待提高等問題,本發明采用磁控濺射技術制備TiN/Pt復合膜,原材料采用純金屬,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易規模化,無廢水及廢棄排放,環保性好;膜材料直接附于基體,不需額外粘連。該發明有很好的工業化推廣前景,可在燃料電池等鄰域有廣泛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能源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催化活性TiN/Pt復合膜電極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Pt具有優異的電催化性能在燃料電池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目前工業界主要采用納米Pt顆粒和碳黑粉體材料復合的方式獲得催化電極材料。然而,在高氯酸溶液的工況條件下,炭黑存在逐漸溶解的現象,該現象導致Pt顆粒從電極表面不斷脫附,從而導致電極性能不斷下降。氮化鈦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相對于碳材料,其穩定性更好。為此,不少研究者采用濕法化學工藝獲得氧化鈦粉體,在高溫下氨氣還原氧化鈦粉體獲得氮化鈦,再利用濕法化學工藝負載Pt顆粒獲得催化材料。
雖然氮化鈦粉體/Pt顆粒復合材料制備工藝和性能獲得了大量研究,但是這種方法存在的問題包括:濕法化學工藝復雜,需采用大量化學試劑,環保性差;粉體的使用需要特定的粘接劑固定,會降低粉體利用率,增加工藝流程;氮化鈦粉體成分單一,沒有充分考慮Ti/N比例對Pt顆粒催化性能的影響。
發明內容
發明的目: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催化活性TiN/Pt復合膜電極;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其制備方法,以Ti為基底,沉積特定Ti/N比例的TiN膜后再沉積Pt膜。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催化活性TiN/Pt復合膜電極,該復合膜電極為TiN/Pt復合膜,該TiN/Pt復合膜的甲醇催化電位為0.61-0.633V,比活性為17-24m2/g,催化穩定性指標If/Ib為0.75-1.15。
進一步地,所述的一種高催化活性TiN/Pt復合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采用磁控濺射方法,在鈦基板表面沉積不同Ti/N比例的TiN膜;
2)將步驟1)處理得到的鈦基板放入濺射腔體后,本地真空抽到6×10-4Pa;通過調控氮氣和氬氣比例和靶功率,實現TiN膜的Ti/N比例調控;
3)在濺射腔體內制備TiN膜后,直接在TiN膜表面沉積Pt膜,即得。
進一步地,所述的步驟2)中,磁控濺射方法中,抽真空條件下,烘烤腔體至500℃,時間10-120分鐘。
進一步地,所述的步驟2)中,濺射腔體中,以高純Ti為靶材,純度在99.99-99.999%。
進一步地,所述的步驟2)中,濺射腔體通入氬氣和氮氣混合氣體,總氣壓為0.1-2Pa,其中氮分壓為0.005-1Pa,氬氣分壓為0.095-1.995Pa。
進一步地,所述的步驟2)中,濺射腔體中,濺射功率密度0.2-10W/cm2,偏壓為0至-300V,TiN膜厚度在10–300nm。
進一步地,所述的步驟2)中,所述的TiN膜的Ti/N比例調控,具體為:TiN膜中,Ti含量的范圍控制在50-70at%,N元素含量控制在30-50a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02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