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升降的機器人傳感器掛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89733.6 | 申請日: | 202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512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潘樹文;劉艷;李艷君;王雪潔;陳琢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大城市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M11/04 | 分類號: | F16M11/04;F16M11/08;F16M11/18;F16M13/00;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楊 |
| 地址: | 310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升降 機器人 傳感器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升降的機器人傳感器掛載裝置,其結構包括圓環桿、升降結構、支撐平臺、抽風機、筒體、傳感結構,升降結構與支撐平臺相連接,支撐平臺上連接有筒體,筒體頂部與抽風機相連接,筒體內安裝有傳感結構,筒體兩側分別與圓環桿相連接,升降結構包括電機、升降塊、絲杠、導軌,導軌內安裝有絲杠,絲杠頂部與電機相連接,升降塊與絲杠活動連接,升降塊與支撐平臺相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的設計能夠使傳感器在進行升降的時候并對四周的空氣進行依次檢測,從而使檢測更加全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可升降的機器人傳感器掛載裝置。
背景技術
電纜是變電站電能傳送和信息傳輸的重要載體,電纜主要在電纜溝中敷設,電纜溝上要鋪上蓋板以進行電纜保護。電纜溝通常位于地下,空間狹窄封閉,給人工巡檢帶來極大的不便。現有的巡檢機器人,攜帶傳感器進行自動巡檢,傳感器安裝于機器人本體內部或者外置于機器人外殼。
目前的掛載平臺能夠進行升降,使傳感器能夠對高低位置進行檢測,但傳感器在升降中無法對機器人周圍的空氣進行檢測,只能檢測固定一側的方向,因為需要設計一種能夠對4個方向進行的檢測的掛載平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升降的機器人傳感器掛載裝置。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可升降的機器人傳感器掛載裝置,其結構包括圓環桿、升降結構、支撐平臺、抽風機、筒體、傳感結構,所述升降結構與支撐平臺相連接,所述支撐平臺上連接有筒體,所述筒體頂部與抽風機相連接,所述筒體內安裝有傳感結構,所述筒體兩側分別與圓環桿相連接。
作為優化,所述升降結構包括電機、升降塊、絲杠、導軌,所述導軌內安裝有絲杠,所述絲杠頂部與電機相連接,所述升降塊與絲杠活動連接,所述升降塊與支撐平臺相連接。
作為優化,所述圓環桿的四個方位分別設有第一進氣口、第二進氣口、第三進氣口、第四進氣口,所述圓環桿內設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進氣口、第二進氣口、第三進氣口、第四進氣口分別通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與筒體連通。
作為優化,所述傳感結構包括主體、軌道、安裝軸、伸縮桿、滑塊、探頭,所述主體底部與安裝軸頂部相連接,所述安裝軸底部安裝在筒體中間,所述安裝軸側面與伸縮桿相連接,所述伸縮桿的移動端與滑塊相連接,所述滑塊頂部設有探頭,所述探頭與主體通過電連接,所述滑塊與軌道滑動連接,所述軌道連接在筒體內底部。
作為優化,還包括有傳動結構,所述傳動結構包括間歇齒輪、齒輪柱、齒輪,所述間歇齒輪設在齒輪上方,所述間歇齒輪與齒輪側面分別與齒輪柱相嚙合。
作為優化,所述抽風機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伸到筒體內頂部并與間歇齒輪相連接。
作為優化,所述齒輪連接在主體頂部。
作為優化,所述抽風機的進風口與筒體頂部相連。
作為優化,所述第一進氣口、第二進氣口、第三進氣口、第四進氣口均為喇叭狀。
作為優化,所述軌道為波浪狀,并分別伸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尾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大城市學院,未經浙大城市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97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