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鎘量子點及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89233.2 | 申請日: | 202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050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喬培勝;周鑫;汪均;周健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1/88 | 分類號: | C09K11/88;B82Y20/00;B82Y30/00;B82Y40/00;G09F9/30;H01L27/15;H01L33/04;H01L33/06;H10K59/10;H10K50/11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量子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導體材料的核,以及設置在所述核上的第二半導體材料的殼,其中所述含鎘量子點包括鎘、鋅、硒和硫,所述核包括CdSe,所述殼包括第一殼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殼上的第二殼,所述第一殼包括CdZnSe,所述第二殼包括ZnS,所述第一殼中的各個元素分布均勻,所述含鎘量子點還包括金屬元素,所述金屬元素包括IA元素、IIA元素中的一種或多種,還包括IIIA元素、IVA元素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含鎘量子點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具有第一吸收峰,所述第一吸收峰的吸收度為Iab,所述含鎘量子點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450nm處的吸收度為I450,I450/Iab大于等于10,所述含鎘量子點的熒光發射峰的半峰全寬小于等于20n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為閃鋅礦量子點,所述核的平均尺寸為3~5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的平均尺寸為15~25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的厚度為4~6nm,所述第二殼的厚度為2~4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的熒光發射峰位為600~650n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的熒光發射峰的半峰全寬小于等于16nm,量子產率大于等于8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中,所述鋅相對于所述鎘的摩爾比大于等于10: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中,所述鋅相對于所述硒的摩爾比1:1~5:1,所述鋅相對于所述硫的摩爾比1:1~5: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的第一吸收峰位為590~640nm,所述含鎘量子點的第一吸收峰的半半峰寬小于等于18n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元素相對于所述鋅的摩爾比為0.02:1~1:1。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包括第一金屬元素和第二金屬元素,所述第一金屬元素位于所述第一殼,所述第一金屬元素選自IA元素、IIA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金屬元素位于所述第二殼,所述第二金屬元素選自IIIA元素、IVA元素中的至少一種。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鎘量子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鎘量子點包含多顆量子點,至少一個單顆所述含鎘量子點的熒光半峰全寬小于等于10nm。
13.一種光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12所述的任意一種含鎘量子點。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發光器件的半峰全寬小于等于20nm。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致發光器件,所述光致發光器件為量子點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膜在1W/cm2強度的450nm峰值波長的藍光連續照射1000h后,所述量子點膜的量子效率下降小于等于5%。
16.一種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12所述的任意一種含鎘量子點。
17.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12所述的任意一種含鎘量子點。
18.一種如權利要求1~12任一項所述的含鎘量子點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準備含第一半導體材料核的有機溶液;S2,將所述含核的有機溶液、第一金屬前體、第一殼前體和第一有機配體混合并加熱,在所述核表面包覆第一殼后得到中間態量子點;將所述中間態量子點、第二金屬前體,第二殼前體和第二有機配體混合并加熱,在所述第一殼表面包覆第二殼,得到所述含鎘量子點;所述第一金屬前體中的第一金屬元素選自IA元素、IIA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金屬前體中的第二金屬元素選自IIIA元素、IVA元素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92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