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血管通路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88672.1 | 申請日: | 2021-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46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羅萬川;王春瑩;王強;丁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火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A61M25/09;A61M25/0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楊東明;羅洋 |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管 通路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血管通路系統,包括用于深入血管的可三維彎曲旋轉管;所述可三維彎曲旋轉管由非波紋管與波紋管交替連接形成,或僅為波紋管。所述的可三維彎曲旋轉管形成手術器械進入血管順暢的通道,可三維彎曲旋轉管中設置波紋管,使得進入通道后可在三維空間內旋轉和彎曲,從而提高了對復雜路徑的適應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介入醫療手術工具,尤其涉及一種血管通路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介入診療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與內科、外科齊名的第三大支柱性學科。
在介入手術過程中,由于頸動脈有很多的彎曲迂回,手術器械較難到達病變部位,技術要求較高,且術后并發癥較多。
現今,專用于頸動脈穿刺器械較少,且內徑較小,難以滿足復雜病變情況下的聯合治療手術器械進入通道所需內徑。研究表明,當患者的血管路徑復雜時,比如為頸動脈迂曲、頸動脈弓為Ⅲ型弓或牛角弓等路徑,會增加手術難度。一般的動脈穿刺組件在患者頸動脈為復雜路徑時,動脈穿刺組件由于采用硬性鞘管,無法在彎曲部位進行適應性彎曲,影響手術質量;反之,在采用柔性管體在該位置彎曲后,鞘管無法固定在頸動脈迂曲位置,還是會影響手術質量,甚至導致手術失敗。
在介入手術過程中,股動脈或其他大血管也會存在很多的彎曲迂回,手術器械較難到達病變部位。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鞘管對彎曲部位路徑復雜的血管適應性低的缺陷,提供一種血管通路系統。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血管通路系統,包括用于深入血管的可三維彎曲旋轉管;所述可三維彎曲旋轉管由非波紋管與波紋管交替連接形成,或僅為波紋管。
本方案中,可三維彎曲旋轉管中設置波紋管,使得進入通道后可在三維空間內旋轉和彎曲,從而提高了對復雜路徑的適應性。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非波紋管包括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為直型管、曲型管及直型管和曲型管的結合體中的任一種;所述連接管的兩端各固接一所述波紋管。
本方案中,波紋管至少具有兩個,從而血管通路系統可適應多個彎度,提高了對復雜路徑的適應性。連接管還能夠保證血管通路系統的剛度,輔助血管通路系統進行定位,防止因定位不可靠導致壓縮波紋管影響到手術質量的情況。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可三維彎曲旋轉管由兩個所述波紋管和一個所述連接管構成;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可三維彎曲旋轉管具有多個所述連接管,相鄰的連接管通過一個波紋管連接。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血管通路系統還包括第一直管和輸入部,所述第一直管與所述可三維彎曲旋轉管的一端固定并連通,所述輸入部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直管固定連接并相連通,另一端具有輸入支管;
所述輸入部包括輸入管,所述輸入管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直管,另一端形成多個所述輸入支管,各所述輸入支管的延伸方向不同。
本方案中,輸入部對應血管通路系統的操作端,輸入部與進入通道相連通,輸入支管可供介入治療醫療器械或其他設備插入。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輸入支管為兩個,兩個輸入支管相對于第一直管的軸線對稱;
或者,所述輸入支管為三個,其中一輸入支管與第一直管同軸設置,另外兩個輸入支管相對于第一直管的軸線對稱設置;
或者,所述輸入支管為四個,并兩兩相對設置,相對設置的兩個輸入支管相對于第一直管的軸線對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火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火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86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