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壓雙彈性體變形式鎖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88489.1 | 申請日: | 2021-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00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江;王兆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Q5/20 | 分類號: | B23Q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彈性體 形式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壓雙彈性體變形式鎖緊裝置,該裝置包括:第一蓋體、第二蓋體、第一彈性體、第二彈性體和設置在所述第一彈性體和所述第二彈性體之間的剎車盤;所述第一彈性體與所述第一蓋體之間形成第一密封腔體,所述第一蓋體上設置有向所述第一密封腔體內注入液壓油的第一進油通道;所述第二彈性體與所述第二蓋體之間形成第二密封腔體,所述第二蓋體上設置有向所述第二密封腔體內注入液壓油的第二進油通道。由于采用了雙彈性體結構,因此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單彈體結構,本發明提供的鎖緊裝置可以提供兩倍的縮緊壓力,這樣可以減少剎車盤的變形,減少壓力損耗。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裝置可以用于模塊化機床的回轉軸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壓雙彈性體變形式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回轉軸是機床領域常用的關鍵功能部件,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尤其是在重切削時,回轉軸承受比較大的切削力,這勢必會帶來驅動電動機發熱量大、傳動機構受力變形和傳動剛度不足而引起刀具或工件振動等問題,從而嚴重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因此回轉軸中鎖緊裝置的應用,不但能夠為回轉軸提供較高的定位精度,還能保證回轉軸具有較高的機構傳動剛性。
現有的機床彈性體變形式鎖緊機構均為單彈性體變形式鎖緊,且剎車盤的摩擦面均為平面,由于彈性體和剎車盤均為內圓周固定,外圓周承受油壓發生變形。當需要進行鎖緊時,彈性體和剎車盤的變形量由外圓周向內圓周逐漸減小,導致鎖緊時剎車盤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所受壓力沿外圓周向內圓周逐漸減小,同時受限于結構尺寸,剎車盤的摩擦面面積和擴展范圍有限,所以現有的機床彈性體變形式鎖緊機構能提供的制動力矩有限,難以保證鎖緊剛度,進而難以保證定位精度。同時,現有的鎖緊機構一般同回轉軸集成設計、安裝,設計機床時必須同時進行相應鎖緊機構的設計,鎖緊機構維護時也需要將機床回轉軸整體拆解,所以現有鎖緊機構的設計、維護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壓雙彈性體變形式鎖緊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可以提供至少高一倍的縮緊壓力,以減少剎車盤的變形,減少壓力損耗。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液壓雙彈性體變形式鎖緊裝置,包括:第一蓋體、第二蓋體、設置在所述第一蓋體內的第一彈性體、設置在所述第二蓋體內的第二彈性體和設置在所述第一彈性體和所述第二彈性體之間的剎車盤;所述第一彈性體與所述第一蓋體之間形成第一密封腔體,所述第一蓋體上設置有向所述第一密封腔體內注入液壓油的第一進油通道;所述第二彈性體與所述第二蓋體之間形成第二密封腔體,所述第二蓋體上設置有向所述第二密封腔體內注入液壓油的第二進油通道。
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上述方案中,當需要鎖緊時,通過第一進油通道向第一密封腔體內注入液壓油 ,通過第二進油通道向第二密封腔體內注入液壓油,這樣第一彈性體和第二彈性體在液壓油的壓力下向剎車盤擠壓,由于剎車盤與第一彈性體、第二彈性體之間的摩擦力導致剎車盤停止運轉,從而實現鎖緊。由于采用了雙彈性體結構,因此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單彈體結構,本發明提供的鎖緊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可以提供至少高一倍的縮緊壓力,這樣可以減少剎車盤的變形,減少壓力損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鎖緊裝置的正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鎖緊裝置的背面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A面剖視圖;
圖4為圖1的B-B面剖視圖;
圖5為圖1的C-C面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84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