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氫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定位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83308.6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82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瑜;王秀林;侯建國;付子航;侯海龍;姚輝超;穆祥宇;隋依言;王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5/06 | 分類號: | F17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趙悅 |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然氣 管道 泄漏 監測 定位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氫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定位方法和系統,包括以下步驟:沿管道敷設至少兩條檢測管,當管道發生泄漏時,泄漏氣體進入檢測管中;間隔預設時間后,向其中一條檢測管通入載氣,檢測管內的泄漏氣體隨載氣進入第一監測站,第一監測站判斷泄漏氣體的濃度是否超過閾值范圍,數據分析站計算管道中的泄漏位置;隨后向另一條檢測管通入載氣,通過第二監測站判斷載氣中泄漏氣體的濃度,并由數據分析站計算管道中的泄漏位置;根據第一次獲得的和第二次獲得的泄漏氣體濃度、泄漏位置,獲得最終的泄漏氣體濃度和泄漏位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能夠滿足含氫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靈敏度高、定位精度準、漏報率低、誤報率低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氫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定位方法和系統,屬于氣體管道泄漏監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氫氣是能源低碳清潔化發展的重要方向,氫氣運輸是氫能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將氫氣直接摻入現有天然氣管道,組成含氫天然氣輸送,這種方式為現階段實現氫氣大規模輸送的最佳方式,目前國內外已有部分含氫天然氣管道試運行。但由于氫氣具有低密度、易擴散、易燃易爆等特性,且對金屬材料具有劣化作用,因此氫氣的存在增加了含氫天然氣管道運輸風險,一旦發生泄漏,將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含氫天然氣管道技術仍處于研究及試運行階段,為加快含氫天然氣管道輸送技術的快速發展,提高含氫天然氣管道輸送安全性及風險控制,可采用管道泄漏監測技術來實現對管道的安全運行監控,當管道發生微小泄漏時,能夠及時報警,并定位泄漏點。為管道運營管理人員贏得寶貴的搶維修時間,避免泄漏事故的發生。
目前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使用較多的有次聲波、光纖等多種技術手段,但這些監測方法屬于借助聲、光、熱等間接檢測法,受外界信號干擾容易造成誤報,且對于微小泄漏檢測靈敏度較低。鑒于含氫天然氣管道輸送介質的特殊性,發生泄漏后造成的事故后果遠超天然氣管道,因此含氫天然氣管道對泄漏監測系統靈敏度、定位精度、誤報率和漏報率都有更高的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氫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定位方法和系統,其能夠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能夠滿足含氫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靈敏度高、定位精度準、漏報率低、誤報率低的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含氫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沿含氫天然氣管道敷設至少兩條檢測管,當含氫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時,泄漏氣體進入檢測管中;間隔預設時間后,向其中一條檢測管通入載氣,檢測管內的泄漏氣體隨載氣進入第一監測站,第一監測站判斷泄漏氣體的濃度是否超過閾值范圍,并將監測站記錄的泄漏檢測時間等信息傳輸至數據分析站,數據分析站計算含氫天然氣管道的泄漏位置;隨后向另一條檢測管通入載氣,其內的泄漏氣體隨載氣進入第二監測站,第二監測站判斷泄漏氣體的濃度是否超過的閾值范圍,并將監測站記錄的泄漏檢測時間等信息傳輸至數據分析站,數據分析站計算含氫天然氣管道的泄漏位置;根據第一次獲得的和第二次獲得的泄漏氣體濃度、泄漏位置,獲得最終的泄漏氣體濃度和泄漏位置。
進一步,將第一次獲得的和第二次獲得的泄漏氣體濃度、泄漏位置進行比較的方法為:若兩次均檢測到泄漏氣體,則將兩次獲得的泄漏氣體濃度和泄漏位置取平均值;若兩次中一次檢測到泄漏氣體,另一次沒有檢測到泄漏氣體,則對沒有檢測到泄漏氣體的檢測管進行重新檢測,若仍然沒有檢測到泄漏氣體則判斷對應的檢測管失效;若兩次均未檢測到泄漏氣體,則含氫天然氣管道沒有泄漏。
進一步,判斷失效的檢測管的失效位置的方法為:在失效的檢測管中的載氣注入標定氣體,使標定氣體充滿失效的檢測管,失效的檢測管的標定氣體從失效位置泄漏至另一正常的檢測管中,在正常的檢測管中通入載氣,其內的標定氣體隨載氣一同進入第二監測站,并通過數據分析站對標定氣體的泄漏位置進行定位,從而獲得失效檢測管的失效位置。
進一步,標定氣體為除甲烷、氫氣和載氣以外的其他氣體。
進一步,檢測管敷設位置包括但不限于管道正上方、左側方或右側方中間位置,與管道的距離不超過5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33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