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相機光學窗口密封結構及其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81978.4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16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袁勝幫;馮蕊;劉秀;李冰;宋立國;鐘燦;曹桂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3B17/02 | 分類號: | G03B17/02;F16J15/02;F16J15/06;F16J15/10;F16J15/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相機 光學 窗口 密封 結構 及其 設計 方法 | ||
1.一種相機光學窗口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機殼體(1)、光學窗口玻璃(2)、O型密封橡膠圈(3)、側邊膠斑(4)、L型密封橡膠圈(5)和光學窗口壓塊(6);
光學窗口玻璃(2)與相機殼體(1)之間通過O型密封橡膠圈(3)和側邊膠斑(4)密封安裝;其中,O型密封橡膠圈(3)位于光學窗口玻璃(2)下方與相機殼體(1)之間,形成第一道密封;側邊膠斑(4)位于光學窗口玻璃(2)側向與相機殼體(1)之間,形成第二道密封;
光學窗口壓塊(6)將L型密封橡膠圈(5)端面邊與光學窗口玻璃(2)壓緊密封,L型密封橡膠圈(5)側面邊與相機殼體(1)側壁之間采用硅橡膠粘接形成密封,形成第三道密封;其中,L型密封橡膠圈(5)位于光學窗口玻璃(2)上方與相機殼體(1)之間;
相機殼體(1)側面周向均布有多個注膠孔(7);其中,側邊膠斑(4)的成形過程如下:從注膠孔(7)向光學窗口玻璃(2)與相機殼體(1)之間注膠,通過注膠量的控制,形成大小均勻且相鄰兩個膠斑可重疊的連續膠斑,最終形成一圈連續的密封圈,即側邊膠斑(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相機光學窗口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密封、第二道密封和第三道密封依次沿氣流從外到內的路徑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相機光學窗口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相機殼體(1)上設置有橡膠槽,O型密封橡膠圈(3)表面涂敷航空密封油脂后安裝在相機殼體(1)上的橡膠槽內,在形成端面密封效果的同時提升光學窗口玻璃(2)軸向的抗力學性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相機光學窗口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相機殼體(1)上設置的橡膠槽的深度為1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相機光學窗口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從注膠孔(7)向光學窗口玻璃(2)與相機殼體(1)之間注入XM23橡膠。
6.一種相機光學窗口密封結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O型密封橡膠圈(3)安裝在光學窗口玻璃(2)下方與相機殼體(1)之間,完成光學窗口玻璃(2)下方的密封,形成第一道密封;
從注膠孔(7)向光學窗口玻璃(2)與相機殼體(1)之間注膠,通過注膠量的控制,形成大小均勻且相鄰兩個膠斑可重疊的連續膠斑,最終形成一圈連續的密封圈,即側邊膠斑(4),通過側邊膠斑(4)完成對光學窗口玻璃(2)側面的密封,形成第二道密封;
將L型密封橡膠圈(5)與相機殼體(1)側面采用硅橡膠粘接的方式進行連接,并通過光學窗口壓塊(6)將L型密封橡膠圈(5)壓緊在光學窗口玻璃(2)上,在保證密封的同時將光學窗口玻璃(2)固定在相機殼體(1)內,形成第三道密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相機光學窗口密封結構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密封、第二道密封和第三道密封依次沿氣流從外到內的路徑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未經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197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