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化學傳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81541.0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89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浩奇;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浩奇 |
| 主分類號: | G01N27/28 | 分類號: | G01N27/28;G01N27/4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化學傳感器 | ||
本發明涉及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化學傳感器;包括電極模塊、電解液模塊、殼體和控制器;所述殼體中設有貫通的氣室;由于電化學傳感器用于檢測的特殊氣體常處于室內環境中,需要氣體分子在室內環境中的逸散累積到電化學傳感器中,才能被檢測到,這一過程常需要幾十秒到幾分鐘的時間,由此產生的延誤限制了電化學傳感器功能的及時性;故此,本發明通過設置的半導體制冷片,在運行狀態下使得殼體上下部產生的熱量交換,使殼體區域的氣體在溫差影響下處于流動態,繼而引導了室內環境中的氣體經過透氣膜從殼體貫通的氣室中流過,增加了被測氣體進入到氣室中的速度,從而提升了電化學傳感器的檢測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化學傳感器。
背景技術
傳感器是一種能感應信息并將其轉換為可測量信號的器件,作為一種新技術革命和信息社會的重要基礎技術,傳感器的發展特別迅速,已成為現代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感應信號不同,傳感器可分為物理傳感器和化學傳感器,化學傳感器中的電化學傳感器由于其敏感度高,能耗低、信號穩定的優點,被廣泛應用;電化學傳感器按照其輸出信號的不同可以分為電位型、電流型和電導型三種電化學傳感器;其工作過程一般包括與傳感器接觸的目標氣體分子首先通過一個防止冷凝的隔膜,氣體分子再通過毛細管擴散,通過隨后的過濾器,然后通過疏水膜到達感測電極的表面,使分子立即被氧化或還原,從而產生或消耗電子,從而產生電流。
電化學傳感器需要檢測的氣體進入到其內部的電極上,通過產生或消耗電子產生的電流被傳感器所捕獲,來實現電化學傳感器的功能檢測;而電化學傳感器用于檢測的特殊氣體常處于室內環境中,需要氣體分子在室內環境中的逸散累積到電化學傳感器中,才能被檢測到,這一過程常需要幾十秒到幾分鐘的時間,由此產生的延誤限制了電化學傳感器功能的及時性。
如申請號為CN201510239434.1的一項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至少確定測量介質的物理和/或化學參數的電化學傳感器,該傳感器包括傳感器頭部、具有敏感區域的傳感器芯片、具有端件的傳感器本體、密封裝置和施壓元件;其中傳感器本體被連接至傳感器頭部,其中端件是具有封閉的端部區域和測量開口的中空本體,測量介質在操作期間通過所述測量開口與在操作期間設置在中空本體內部的傳感器芯片的敏感區域接觸;其中密封裝置包圍測量開口而遺漏了傳感器芯片的敏感區域并且在操作期間相對于操作期間的測量介質密封住端件的內部;施壓元件將傳感器芯片壓靠在密封裝置和測量開口的邊緣上;該技術方案中的端件在操作期間與測量介質接觸的區域中具有整體的無間隙設計;但是該技術方案中未解決在檢測到測量介質后進行傳感器本體的復位過程中,難以有效清除殘留在傳感器端件中的測量介質,而導致傳感器對后續測量介質濃度進行誤判的問題。
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化學傳感器,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化學傳感器,通過設置的半導體制冷片,在運行狀態下使得殼體上下部產生的熱量交換,使殼體區域的氣體在溫差影響下處于流動態,繼而引導了室內環境中的氣體經過透氣膜從殼體貫通的氣室中流過,增加了被測氣體進入到氣室中的速度,從而提升了電化學傳感器的檢測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浩奇,未經朱浩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15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