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480061.2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2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城充;中原弘貴;鈴木智哉;森本仁廣;幅崎利已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3B37/018 | 分類號: | C03B37/0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lián)合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張?zhí)焓?/td>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制造 裝置 | ||
提供能夠抑制玻璃母材長度方向的外徑變動的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具有:多個玻璃合成燃燒器(22),在反應容器(2)內(nèi)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生成玻璃顆粒;排氣部(3),將在反應容器產(chǎn)生的廢氣向反應容器外部的除害裝置排氣。排氣部包含:主排氣管(34),第1端部與除害裝置連接;分支排氣管(33a、33b),它們的第1端部與主排氣管的第2端部連接;緩沖管(32),管體沿上下方向延伸,管體在上下方向被分離為多個空間(63a、63b),多個空間分別與分支排氣管(33a、33b)的第2端部連接;排氣連接部(31),與緩沖管的空間(63a、63b)連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開口(51a~51f)與反應容器連接。緩沖管的縱剖面的截面積大于排氣連接部的縱剖面的截面積。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在反應容器的與燃燒器相對的面以多層設置有用于對廢氣進行排氣的排氣管的玻璃顆粒沉積體的制造裝置。
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使玻璃顆粒沉積于在反應容器內(nèi)垂直地懸吊的初始棒的外周而制造出光纖母材的制造方法。上述反應容器以使凈化氣體沖向初始棒的母材有效區(qū)域方式設置有空氣導入口。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8135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9-31416號公報
例如,專利文獻1的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從反應容器進行包含有剩余的玻璃顆粒的廢氣的排氣,因此在反應容器內(nèi)產(chǎn)生朝向排氣管的氣流。另外,在反應容器內(nèi),發(fā)生因煙囪效應引起的上升氣流。特別地,如果所制造的玻璃母材為長條,則需要沿上下方向長的反應容器,煙囪效應變得顯著,上升氣流變強。
在玻璃合成燃燒器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于初始棒的周圍的情況下,由于各玻璃合成燃燒器的火炎而玻璃顆粒遍及初始棒的上下方向進行沉積。玻璃顆粒的沉積量根據(jù)沉積面的溫度而不同。
如上述的朝向排氣管的氣流給各玻璃合成燃燒器的火炎的狀態(tài)帶來影響,因此由于形成氣流的廢氣的流量及流速而沉積面的溫度變化。當在初始棒的上下方向沉積面的溫度不均勻的情況下,所制造的玻璃母材的上下方向即長度方向的外徑有可能變動大。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其能夠抑制玻璃母材的長度方向的外徑變動。
本發(fā)明的一個方式涉及的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
在反應容器的內(nèi)部使玻璃顆粒沉積于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轉軸作為中心而旋轉的初始棒的周圍,制造出玻璃母材,
該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具有:
多個玻璃合成燃燒器,它們在所述反應容器的內(nèi)部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生成所述玻璃顆粒;以及
排氣部,其將在所述反應容器的內(nèi)部生成的廢氣向在所述反應容器的外部設置的除害裝置進行排氣,
所述排氣部包含:
主排氣管,其第1端部與所述除害裝置連接;
多個分支排氣管,它們的第1端部與所述主排氣管的第2端部連接;
緩沖管,其管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管體的內(nèi)部在上下方向被分離為多個空間,所述多個空間分別與所述分支排氣管各自的第2端部連接;以及
排氣連接部,其與所述緩沖管的所述多個空間連接,所述排氣連接部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開口與所述反應容器連接,
所述緩沖管的縱剖面的截面積大于所述排氣連接部的縱剖面的截面積。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涉及的玻璃母材的制造裝置,能夠抑制玻璃母材的長度方向的外徑變動。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00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經(jīng)修飾的蘇氨酸轉醛酶及其應用
- 下一篇:半導體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