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連接設備及局域網路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78637.1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55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航;裴國華;黃明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38 | 分類號: | G02B6/38;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閆婷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 設備 局域 網路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光連接設備及局域網路系統,該光連接設備包括:殼體,殼體形成有安裝腔;安裝于殼體的光纖適配器,光纖適配器形成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用于光信號輸入,第二端口用于光信號輸出到下一級ONU;設置于所述安裝腔內的分光組件,分光組件具有輸入連接頭、第一輸出連接頭和第二輸出連接頭;第一輸出連接頭伸出殼體以連接一個ONU,輸入連接頭與第一端口對接,所述第二輸出連接頭與第二端口對接。該光連接設備將分光組件、光纖適配器集中于殼體,有利于實現整體結構的小型化設計,從而可以將整個連接器通過第一輸出連接頭與ONU的直接插拔連接,操作方便且成本較低;還可以實現鏈式組網,從而節約光纜資源。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光纜連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光連接設備及局域網路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分光分纖箱將分光器設置于盒體內,整機尺寸較大,且需要采用額外的光纖將輸出信號接入每一級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網絡單元),成本較高。
在諸如企業內無源光信號接入局域網等應用場景中,需要將光信號分布到建筑物(例如樓宇)內各個需要覆蓋的區域,以使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或可穿戴設備等移動終端能夠在各個被覆蓋區域內收發信號進行無線通信。而每一個移動終端則相當于一級ONU,目前,要將無源光信號分光后接入多個ONU,一般都是再從分光器處重復拉纜到每一個ONU,這樣造成了光纜資源的極大浪費。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連接設備及局域網路系統,用于直接與ONU插拔連接以形成鏈式局域網結構,可以減少光纜資源的浪費。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連接設備,該光連接設備包括殼體、光纖適配器和分光組件,光纖適配器和分光組件可以安裝于殼體,整體結構相當于集成化,方便設備實現小型化。其中,殼體中空形成有安裝腔,光纖適配器安裝于殼體的一端,且光纖適配器形成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用于光信號輸入,第二端口則用于輸出到下一級的ONU;在殼體的安裝腔內設置有分光組件,分光組件具有輸入連接頭、第一輸出連接頭和第二輸出連接頭,可以實現一端輸入、兩端輸出的分光;此處,第一輸出連接頭伸出殼體以連接一個ONU,輸入連接頭與第一端口對接,第二輸出連接頭則與第二端口對接。在使用時,第一輸出連接頭可以直接與該光連接設備對接的ONU進行插拔作業,甚至整個光連接設備都可以直接安裝到ONU的信息箱內,操作方便,還能夠借助宿主設備(例如ONU的信息箱)的防護能力,降低成本;在需要組成局域網路時,多個光連接設備可以以一一對應的方式與多個ONU對接,對于每一個光連接設備,光信號自第一端口對接輸入連接頭輸入到分光組件,分光組件分光為兩部分光信號,一部分自第一輸出連接頭輸出到與該光連接設備對接的ONU,另一部分自第二輸出連接頭經第二端口輸送到下一級ONU,最終實現鏈式組網,可以節約光纜資源。
可以看出,本申請提供的光連接設備將分光組件、光纖適配器集中于殼體,有利于實現整體結構的小型化設計,從而可以將整個連接器通過第一輸出連接頭與ONU的直接插拔連接,操作方便且成本較低;當局域網路需要多個ONU時,以一一對應的方式為每個ONU配備一個光連接設備,可以將光信號逐級傳遞,實現鏈式組網,從而節約光纜資源。
上述分光組件還包括分光器,該分光器具有輸入端、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輸入端與輸入連接頭連接,第一輸出端與第一輸出連接頭連接,第二輸出端與第二輸出連接頭連接。此處的分光器為1:2式結構。
其中,輸入端與輸入連接頭通過線纜連接,第一輸出端與第一輸出連接頭通過線纜連接,第二輸出端與第二輸出連接頭也通過線纜連接。為了方便這些線纜整理以及路由規劃,殼體的安裝腔內設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形成有用于輸入端走線至輸入連接頭的第一繞線面,第二凸起形成有用于第一輸出端走線至第一輸出連接頭的第二繞線面。
一種可能實現的方式中,第一輸出端的光信號與第二輸出端的光信號比值為1:9。當然,第一輸出端的光信號與第二輸出端的光信號比值還可以為其他的比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786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