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接觸線檢測裝置及接觸線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76647.1 | 申請日: | 2021-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50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韜;楊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聚合智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2 | 分類號: | G01B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接觸線檢測裝置及接觸線檢測方法;其中,接觸線檢測裝置包括多個點激光傳感器,所述多個點激光傳感器發射出的激光于接觸線所在的水平面形成多個激光點,且所述多個激光點于投影面上的相鄰兩個投影點之間的間距小于所述接觸線的直徑,所述投影面為所述接觸線的橫截面所在的平面;檢測時,使得開啟狀態的點激光傳感器發射的激光中至少有一束照射到待檢測的接觸線上。上述方案能解決目前接觸線檢測方式所存在的檢測準確度和精度均較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接觸網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接觸線檢測裝置及接觸線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在國家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列車實際運行過程中,列車上方的受電弓與接觸網的接觸線保持長期接觸從而使列車能夠一直從接觸線獲取電源,以保證列車的正常運行。其中,由于接觸線與運行列車的受電弓保持長期接觸,所以會導致接觸線時刻磨損,給列車取電造成了不可靠因素,因此需要對接觸線的狀態進行實時檢測,以保證列車在行駛過程中安全穩定。
現有技術的檢測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通過激光雷達對接觸線進行檢測(即利用一個激光發射器進行檢測),具體過程為:將點激光傳感器固定在一個位置,并通過間歇性旋轉的方式對接觸線進行逐點掃描,例如可以每隔5°掃描一次;但這樣會存在以下問題:1、準確度低:點激光傳感器以固定角度旋轉進行掃描時,激光實際照射接觸線所在水平面的掃描點移動距離取決于點激光傳感器的實際旋轉角度,而點激光傳感器的實際旋轉角度難免存在控制偏差,且該控制偏差隨著檢測距離的增加會被明顯放大,進而導致兩個掃描點之間的距離會過寬而出現檢測不到接觸線的問題,嚴重影響接觸線檢測的準確度;2、精度低:因為激光雷達在檢測過程中需要旋轉擺動,所以導致其自身的檢測精度也會降低,即使檢測到接觸線也存在檢測精度不高的問題。
第二種:通過線激光傳感器及照相機對接觸線進行檢測,具體過程為:將線激光傳感器及照相機固定在特定的位置,線激光傳感器向接觸線發出線激光,照相機對線激光傳感器發射至接觸線上的激光點進行拍照,根據照片中接觸線上的激光點的大小來進行導高的計算,這種檢測方式雖然能準確檢測到接觸線,但是檢測精度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一種接觸線檢測裝置及接觸線檢測方法,以解決目前接觸線檢測方式所存在的檢測準確度和精度均較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接觸線檢測裝置,其包括多個點激光傳感器,所述多個點激光傳感器發射出的激光于所述接觸線所在的水平面形成多個激光點,且所述多個激光點于投影面上的相鄰兩個投影點之間的間距小于所述接觸線的直徑,所述投影面為所述接觸線的橫截面所在的平面。
可選地,所述接觸線檢測裝置還包括反射元件;所述反射元件面向所述點激光傳感器設置,用于將所述點激光傳感器發射出的激光反射到所述接觸線所在的水平面。
可選地,所述反射元件的設置數量與所述點激光傳感器的設置數量相等,且一個所述點激光傳感器對應一個所述反射元件。
可選地,所述點激光傳感器面向所述接觸線所在的水平面設置,且所述點激光傳感器發射出的激光直接照射到所述接觸線所在的水平面。
可選地,所述的接觸線檢測裝置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設置有多個調節機構,且一個所述點激光傳感器設置于相應的一個所述調節機構上,并可通過所述調節機構調節所述點激光傳感器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角度。
可選地,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調節座及鎖止螺栓;所述調節座與所述固定座轉動連接,且所述固定座設置有弧形導向孔,所述鎖止螺栓的螺桿端穿過所述弧形導向孔,并與所述調節座的螺紋孔配合。
可選地,所述固定座設置有通孔;所述調節座設置有與所述通孔轉動配合的凸部,且所述凸部穿過所述通孔,并連接有可拆卸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與所述通孔背離所述調節座的一側端面限位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聚合智創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聚合智創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766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動物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顫動模型的生成方法、系統
- 下一篇:醫療平板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