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鏡頭的自動調焦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74237.3 | 申請日: | 2021-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66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蓋增園;遲小羽;孫昱祖 | 申請(專利權)人: | 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3B13/36 | 分類號: | G03B13/36;G02B7/36;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化雨 |
| 地址: | 261031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高新區清池***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鏡頭 自動 調焦 方法 裝置 系統 | ||
1.一種鏡頭的自動調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1:確定鏡頭的第一調焦旋轉方向并切換到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為白天模式或者夜晚模式;
S12:獲取利用所述鏡頭對調焦圖卡拍攝后得到的第一感光圖像,并確定所述第一感光圖像的清晰度;
S13:判斷所述清晰度是否小于預設清晰度閾值,若是,進入S14,否則,進入S15;
S14:基于SFR方法對所述第一感光圖像進行處理,得到第一MTF值,并基于所述第一MTF值及所述第一調焦旋轉方向對所述鏡頭進行調整,直至找到第一模式下所述鏡頭的第一最佳位置;
S15:確定第一步進角度,并將所述鏡頭按照所述第一調焦旋轉方向旋轉所述第一步進角度,返回S12;
所述調焦圖卡包括透光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的頂角點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頂角點連接;所述清晰度為所述頂角點連接處的最小像素尺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的自動調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區域為第一扇形區域,所述第二區域為第二扇形區域,所述第一扇形區域的圓心和所述第二扇形區域的圓心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的自動調焦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所述第一感光圖像的清晰度,包括:
對所述第一感光圖像分別進行二值化處理及形態學膨脹處理,得到中間感光圖像;
從所述中間感光圖像中提取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輪廓;
確定提取的輪廓的最小外接矩形,并對所述最小外接矩形中的圖像進行仿射變換,以將所述最小外接矩形中的圖像調整至豎直狀態;
對調整至豎直狀態的圖像進行按行積分投影;
基于投影結果得到所述頂角點連接處的最小像素尺寸,將所述最小像素尺寸作為所述第一感光圖像的清晰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的自動調焦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第一步進角度,包括:
確定所述清晰度所處的清晰度范圍;
確定與所述清晰度范圍對應的第一步進角度;
其中,所述清晰度范圍的下限值與所述第一步進角度呈正相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的自動調焦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鏡頭的第一調焦旋轉方向,包括:
確定初始位置的鏡頭對所述調焦圖卡進行拍照時得到的初始感光圖像的初始清晰度;
確定第二步進角度;
控制所述鏡頭以所述初始位置為基準逆時針旋轉所述第二步進角度,得到第一位置;及控制所述鏡頭以所述初始位置為基準順時針旋轉所述第二步進角度,得到第二位置;
確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鏡頭對所述調焦圖卡進行拍照時得到的感光圖像的第一調整清晰度,及確定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鏡頭對所述調焦圖卡進行拍照時得到的感光圖像的第二調整清晰度;
若所述第一調整清晰度<所述初始清晰度<所述第二調整清晰度,則將逆時針旋轉方向作為所述鏡頭的第一調焦旋轉方向;
若所述第二調整清晰度<所述初始清晰度<所述第一調整清晰度,則將逆時針旋轉方向作為所述鏡頭的第一調焦旋轉方向。
6.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鏡頭的自動調焦方法,其特征在于,S14之后,還包括:
確定所述鏡頭的第二調焦旋轉方向并切換到第二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調焦旋轉方向與所述第一調焦旋轉方向相反,當所述第一模式為白天模式時,所述第二模式為夜晚模式,當所述第一模式為夜晚模式時,所述第二模式為白天模式;
以所述鏡頭在第一模式下的截止位置為起始位置,獲取利用所述鏡頭對調焦圖卡拍攝后得到的第二感光圖像;
基于所述SFR方法對所述第二感光圖像進行處理,得到第二MTF值,并基于所述第二MTF值及所述第二調焦旋轉方向對所述鏡頭進行調整,直至找到第二模式下所述鏡頭的第二最佳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最佳位置和所述第二最佳位置確定所述鏡頭的最佳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未經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7423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