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抗氧化和/或降血糖活性的紫茶、紫茶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74200.0 | 申請日: | 2021-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0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宏濤;張穎君;尹君;朱永昌;楊衛華;王東;楊崇仁;朱蕓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6;A23L33/105;A61K36/82;A61P39/06;A61P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紅凡 |
| 地址: | 650201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氧化 血糖 活性 提取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抗氧化和/或降血糖活性的紫茶、紫茶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茶葉技術領域。以滇南離蕊茶(CamelliapachyandraHu.)的芽及嫩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藝制成的紫茶。該紫茶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水解單寧、黃酮類以及豐富的多酚類物質,未檢測到咖啡因及茶堿等嘌呤類生物堿。該紫茶條索紫紅油潤,茶湯呈現淺粉紅色,滋味醇和、玫瑰花香濃郁。紫茶及其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因此,紫茶或紫茶提取物可作為優質茶飲料、功能保健食品、特殊用途化妝品、以及天然藥物的原料,也可作為食品添加劑用于食品加工工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抗氧化和/或降血糖活性的紫茶、紫茶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茶葉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傳統意義的茶是由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茶組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俗稱小葉茶)及其變種普洱茶(C.sinensisvar.assamica)(俗稱大葉茶)的芽及嫩枝葉經殺青、揉捻干燥等步驟加工而成的綠茶。因傳統茶葉中富含表兒茶素(EC)、表沒食子兒茶素(EGC)、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及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等多酚類成分及咖啡因和茶堿,賦予茶葉特殊的苦、澀和回甘等口感特征;由于富含這些化學成分使傳統茶葉具有抗氧化、抗菌及提神醒腦等多方面的藥理活性。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及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加上飲食模式的單一化、高糖高脂肪化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我國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受損患者(IGT)持續增加。2013年的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近40%的成年人正處于糖尿病患病前期的高危狀態,若不進行有效干預,每年每6位IGT中將有1人發展成為糖尿病患者。飲食的改變無疑是最有效的早期干預方式之一。
我國自古就有飲茶的習慣,然而傳統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及茶堿等嘌呤類生物堿,其中咖啡因具有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的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敏感的人群而言,咖啡因的攝入會引發或加重失眠程度;茶堿則具有擴張冠狀動脈、松弛支氣管平滑肌、促進支氣管粘膜的纖毛運動等作用,但其有效血濃度和中毒血濃度接近,易產生惡心、嘔吐、心律失常等毒副作用,過多攝取不利于身體健康。通過天然茶屬植物的挖掘與研究開發,探尋無或低咖啡因、茶堿及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的茶資源植物不僅可以豐富現有茶葉的種植資源,又能開發人們對大健康需求的特色茶飲。
滇南離蕊茶(Camelliapachyandra Hu.)系山茶屬(Camellia),茶亞屬,離蕊茶組(section Heterogenea)植物,為云南特有種,主要分布于云南臨滄、西雙版納等地。迄今,未檢測到咖啡因的紫茶天然資源及其相關產品尚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抗氧化和/或降血糖活性的紫茶,未檢測到咖啡因及茶堿等嘌呤類生物堿,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具有顯著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紫茶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為制備抗氧化和/或降血糖活性的產品提供物質基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抗氧化和/或降血糖活性的紫茶,以滇南離蕊茶(Camelliapachyandra Hu.)的芽和/或嫩葉為原料制備而成。
優選的,所述制備的方法按照制備綠茶、白茶、紅茶、普洱茶或花茶的制茶工藝進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所述紫茶中提取的紫茶提取物,包括以下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742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