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氮摻雜海藻酸鈉基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73677.7 | 申請日: | 2021-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35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愛俠;謝亞平;衛瀟;田錚;關娟娟;王馨遠;王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2/318 | 分類號: | C01B32/318;C01B32/348;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馬小燕 |
| 地址: | 710064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海藻 基多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氮摻雜海藻酸鈉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以海藻酸鈉為碳前體、無水碳酸鉀為活化劑、三聚氰胺為氮摻雜劑,通過一步法進行同步活化高溫熱解,制備得到氮摻雜海藻酸鈉基多孔碳材料;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方法制備的氮摻雜海藻酸鈉基多孔碳材料,以及在吸附水中雙酚A的應用。本發明通過一步法進行活化高溫熱解,使得活化劑和氮摻雜劑同時參與制孔過程,促進了多孔碳中孔道數量的增加以及孔徑的增大,提高了氮摻雜海藻酸鈉基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積和孔體積,進而提高了其吸附性能;本發明制備的氮摻雜海藻酸鈉基多孔碳材料對雙酚A的吸附容量高、吸附速率快,且穩定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應用型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氮摻雜海藻酸鈉基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雙酚A是一種典型的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廣泛用作聚碳酸酯塑料制造中的單體或用作環氧樹脂生產的中間體,在工業產品廣泛用于塑料容器,瓶子,玩具,醫療器械,餐具的制備。聚碳酸酯瓶中的雙酚A釋放速率在室溫下為0.20~0.79ng·h-1,在沸騰水中的雙酚A釋放率高達室溫的55倍。由此可見,無論在何溫度下,塑料產品中雙酚A釋放到環境中已成為一個嚴重問題。因此,水中雙酚A的去除對于環境保護非常重要。目前,吸附法常被用于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但根據文獻報道,大多數吸附劑均存在吸附能力低、成本高、回收困難等問題,所以開發一種高效、低成本、可回收的吸附劑以去除廢水中的雙酚A是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多孔碳材料由于其高致密的空隙結構、大的比表面積和相對較高的吸附能力而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吸附劑,用于去除各種污染物。近年來,隨著廢水成分的日益復雜,已研究開發了以多種不同碳源制備的多孔碳材料,然而,多數碳前體在碳化和活化過程中大多形成微孔碳,極大地限制了吸附速率。因此,為了提高吸附能力,迫切需要從合適的碳前體中開發出具有豐富孔結構的梯度多孔碳。
海藻酸鈉是從海帶或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化合物,有研究將海藻酸鈉直接碳化得到富氧碳,用于超級電容器的制備,表現出良好的儲電性能,主要得益于其豐富的碳骨架和含氧官能團?;诖颂匦?,可將這種高溫碳化的海藻酸鈉應用于水環境中污染物的去除,一方面,碳骨架中的孔結構可吸附污染物,另一方面,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團又可以對污染物進行氧化還原降解。但直接碳化海藻酸鈉所制備的多孔碳,孔隙結構不夠發達,比表面積相對較小,若將其直接用于污染物的吸附,其吸附速率與吸附量不足以令人滿意。而根據很多研究表明,以化學活化法及雜原子摻雜改性方式制備的多孔碳材料,不僅可以有效改善直接碳化在孔隙及比表面積方面的不足,而且雜原子摻雜可使多孔碳材料表面親水官能團增加,提高其潤濕性,從而極大地提升多孔碳材料對污染的吸附能力。目前已有相關研究指出,通過活化劑和雜原子摻雜劑同時改善多孔碳材料性能的制備方法,所得到的雜原子摻雜多孔碳材料均具有發達的孔隙結構,和較強的污染物去除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736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