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66051.3 | 申請日: | 2021-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91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剛;張曉彪;曹屹嶺;高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橈動脈 腦血管 介入 套管 組件 | ||
1.一種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中間通路導管(2)和導引導絲(3);所述外套管(1)由遠端至近端依次為第一彎曲區段(11)、第一直線區段(12)、第二彎曲區段(13)、第二直線區段(14)、第三彎曲區段(15)、外套管線形區段(16)和外套管接頭(17);自然狀態下,所述第一彎曲區段(11)為圓弧形,弧長20-40mm,所對的圓心角為60-88度之間;所述第二彎曲區段(13)為曲線狀,向遠端方向彎曲,第二彎曲區段(13)的遠端區段的彎曲曲度大于近端區段的彎曲曲度;所述第二直線區段(14)相較于第一直線區段(12)的長度更長且傾斜度更大;所述中間通路導管(2)由遠端至近端依次為頭端區段(21)、頸部區段(22)、中間通路導管線形區段(23)和中間通路導管接頭(24);所述外套管(1)的硬度大于所述中間通路導管(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線區段(12)為直線形,長度為30-50mm,與第一彎曲區段(11)的近端端點處半徑的夾角為102-115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彎曲區段(13)的長度為50-8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線區段(14)為直線形,長度為40-55mm,與第二彎曲區段(13)兩個端點的連線的夾角為65-75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彎曲區段(15)為圓弧形,弧長30-40mm,所對的圓心角為25-30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線區段(14)與第三彎曲區段(15)遠端端點處半徑的夾角為85-95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頭端區段(21)和頸部區段(22)被預塑成以下形狀:所述頭端區段(21)為直線形,長度為5-8mm;所述頸部區段(22)為圓弧形,弧長7-7.5mm,所對的圓心角為50-55度;所述頭端區段(21)與頸部區段(22)遠端端點處的半徑的夾角為90-100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套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頭端區段(21)其遠端部分為比其主體更軟的材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6605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