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技術開發用動力裝置多規格快速對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58382.2 | 申請日: | 2021-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72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萬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南凌新能源汽車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31/00 | 分類號: | B60B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技術開發 動力裝置 規格 快速 對接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技術開發用動力裝置多規格快速對接裝置,包括承載臺,所述承載臺左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端固定安裝有對稱的第一電動缸,所述第一電動缸的伸縮桿右端固定安裝有車軸盛放體,所述承載臺前后兩端固定安裝有運輸臺,所述運輸臺上方活動設置有車輪盛放體,所述承載臺上端固定開設有均勻分布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固定板右端固定安裝有盛放板,所述盛放板下端固定安裝有對稱的支撐體。本發明通過設置車軸盛放體和車輪盛放體,實現了車軸和車輪快速對接的效果,使用方便,通過設置紅外光柵發射器和紅外光柵接收器,實現了該裝置快速對中的效果,利于該裝置的快速調節,使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接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能源技術開發用動力裝置多規格快速對接裝置。
背景技術
新能源技術是高技術的支柱,包括核能技術、太陽能技術、燃煤、磁流體發電技術、地熱能技術、海洋能技術等,其中核能技術與太陽能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主要標志,對核能、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打破了以石油、煤炭為主體的傳統能源觀念,開創了能源的新時代,發展節能環保的新能源技術逐漸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車軸的生產加工過程中,需要將車軸和車輪進行對接,現有的對接裝置無法實現多規格零件間的相互對接,無法實現快速對中,動力裝置的可調性不強,并且無法將零件快速固定,安裝不便。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能源技術開發用動力裝置多規格快速對接裝置,具備多規格零件間的相互對接,無法實現快速對中,動力裝置的可調性較強,對零件固定方便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對接裝置無法實現多規格零件間的相互對接,動力裝置的可調性不強,并且無法將零件快速固定,安裝不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能源技術開發用動力裝置多規格快速對接裝置,包括承載臺,所述承載臺左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端固定安裝有對稱的第一電動缸,所述第一電動缸的伸縮桿右端固定安裝有車軸盛放體,所述承載臺前后兩端固定安裝有運輸臺,所述運輸臺上方活動設置有車輪盛放體,所述承載臺上端固定開設有均勻分布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固定板右端固定安裝有盛放板,所述盛放板下端固定安裝有對稱的支撐體,所述盛放板下端固定安裝有對稱的第二電動缸,所述第二電動缸的伸縮桿上端貫穿盛放板固定安裝有支撐塊,所述車軸盛放體上端固定開設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車軸盛放體右端固定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左右兩端內壁活動設置有活動塊,所述活動塊右端固定安裝有方塊,所述方塊前后兩端固定安裝有紅外光柵發射器,所述車輪盛放體上端活動設置有擠壓塊,所述車輪盛放體上端固定開設有第五限位槽,所述車輪盛放體遠離車軸盛放體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五電動缸,所述第五電動缸的伸縮桿貫穿車輪盛放體與擠壓塊相連接,所述擠壓塊的高度為車輪盛放體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擠壓塊靠近車軸盛放體的一端固定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壁固定安裝有透明板,所述安裝槽內固定安裝有紅外光柵接收器,所述紅外光柵接收器與紅外光柵發射器相適配。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車軸盛放體前后兩端貫穿開設有對稱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內壁活動設置有活動板,所述固定塊左右兩端貫穿開設有第一螺槽,所述固定塊右端螺紋連接有螺栓。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車軸盛放體上端固定開設有第三限位槽,所述車軸盛放體前后兩端面與支撐塊前后兩端內壁面處于同平面,所述支撐塊呈“U”形結構。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運輸臺遠離承載臺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三電動缸,所述運輸臺上端固定開設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三電動缸的伸縮桿貫穿承載臺延伸至第四限位槽內部。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第三電動缸的伸縮桿上固定安裝有盛放箱,所述盛放箱上端固定安裝有對稱的第四電動缸,所述第四電動缸的伸縮桿上端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端與車輪盛放體下端相連接。
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所述活動塊呈“L”形結構,所述活動塊左右兩端貫穿開設有第二螺槽,所述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為同種結構,所述第一螺槽和螺栓相適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南凌新能源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南凌新能源汽車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83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