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穿刺固定支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458002.5 | 申請日: | 2021-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11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莫曉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錦信誠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倪青華 |
| 地址: | 213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穿刺 固定 支架 | ||
1.一種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體,貼合在B超探頭表面,且內部設置有貫通通道,所述貫通通道對穿刺器進行導向;
固定結構,與所述主體固定連接,對所述B超探頭的環(huán)向外表面至少進行局部包覆,所述主體在所述貫通通道長度方向上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結構兩側的兩部分;
定位結構,包括擠壓部、動力傳輸部和動力部;
所述主體上設置有對所述動力部進行安裝的腔體,所述腔體在相對于所述B超探頭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至少兩敞口區(qū)域,所述敞口區(qū)域分別分布在所述兩部分上;
所述動力傳輸部和擠壓部均設置在所述敞口區(qū)域內,所述動力傳輸部在所述動力部的作用下對所述擠壓部進行擠壓,所述擠壓部通過自身形變而超出所述主體表面,對所述B超探頭進行擠壓;
所述動力部為絲桿結構,所述動力傳輸部為絲母結構,所述絲桿結構局部延伸至所述腔體外部,供操作者施力而轉動,所述絲母結構在所述敞口區(qū)域的限制下進行直線運動;
所述擠壓部與所述動力傳輸部為一體結構;
所述擠壓部為S型片體結構,包括平滑連接的第一彎折段和第二彎折段,所述第一彎折段與所述絲母結構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折段的末端為自由端;
在所述動力傳輸部的擠壓下,所述第一彎折段發(fā)生形變而獲得向所述動力傳輸部貼近的趨勢,所述第二彎折段在形變過程中對所述B超探頭進行擠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部對所述B超探頭進行擠壓的部分為平滑曲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結構與所述主體共同圍設成對所述B超探頭進行包覆的環(huán)形區(qū)域。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體包括安裝段和定位段,二者均為圓柱體狀,其中,所述安裝段的直徑大于所述定位段的直徑,所述安裝段位于供所述絲桿結構進入的一側;
所述定位段與所述絲桿結構外表面貼合,對所述絲桿結構一端進行支撐定位;
所述安裝段的內部設置有支撐套,所述支撐套為環(huán)體結構,內表面與所述絲桿結構外表面貼合,外表面與所述安裝段內表面貼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結構的端部設置有螺帽;
所述穿刺固定支架還包括端蓋,與所述主體固定連接,所述端蓋上設置有凹陷區(qū)域,用于對所述螺帽進行容納,且將所述螺帽壓緊于所述主體端部,其中,所述凹陷區(qū)域底部設置有第一通孔,供操作者對所述螺帽進行施力而帶動其轉動;
所述端蓋上還設置有第二通孔,與所述貫通通道聯(lián)通,供穿刺器進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與所述主體通過連接件固定。
7.一種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體,貼合在B超探頭表面,且內部設置有貫通通道,所述貫通通道對穿刺器進行導向;
固定結構,與所述主體固定連接,對所述B超探頭的環(huán)向外表面至少進行局部包覆,所述主體在所述貫通通道長度方向上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結構兩側的兩部分;
定位結構,包括擠壓部、動力傳輸部和動力部;
所述主體上設置有對所述動力部進行安裝的腔體,所述腔體在相對于所述B超探頭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至少兩敞口區(qū)域,所述敞口區(qū)域分別分布在所述兩部分上;
所述動力傳輸部和擠壓部均設置在所述敞口區(qū)域內,所述動力傳輸部在所述動力部的作用下對所述擠壓部進行擠壓,所述擠壓部通過自身形變而超出所述主體表面,對所述B超探頭進行擠壓;
所述動力部為絲桿結構,所述動力傳輸部為絲母結構,所述絲桿結構局部延伸至所述腔體外部,供操作者施力而轉動,所述絲母結構在所述敞口區(qū)域的限制下進行直線運動;
所述擠壓部為S型片體結構,包括平滑連接的第一彎折段和第二彎折段,所述第一彎折段的首末端分別與所述絲母結構貼合,所述第二彎折段的末端為自由端,所述絲桿結構貫穿所述第一彎折段,所述第一彎折段的兩側分別與所述敞口區(qū)域內壁貼合;
在所述動力傳輸部的擠壓下,所述第一彎折段發(fā)生形變而獲得向所述動力傳輸部貼近的趨勢,所述第二彎折段在形變過程中對所述B超探頭進行擠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未經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800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