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秸稈、污泥和生活垃圾混合制作蜂窩煤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56906.4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29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彭鶴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鶴松 |
| 主分類號: | C10L5/44 | 分類號: | C10L5/44;C10L5/46;C10L5/36;C10L9/10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恒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梁紫鉞 |
| 地址: | 130300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秸稈 污泥 生活 垃圾 混合 制作 蜂窩煤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秸稈、污泥和生活垃圾混合制作蜂窩煤的方法,經過秸稈預處理、垃圾預處理、混料攪拌、發酵、擠壓成型等步驟,制得的蜂窩煤發熱量高,無毒無味,燃燒不產生或產生極少的有毒有害氣體,特別是含硫含氯等有害氣體以及二惡英等有害物質;燃燒后的剩余殘渣量少,處理起來更方便,不會污染土壤。同時解決了秸稈、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蜂窩煤的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秸稈、污泥和生活垃圾混合制作蜂窩煤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人口數量的猛增,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也隨之增加,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含有高含量的重金屬,自身就有極強的污染力,因此對于垃圾的處理存在諸多困難,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填埋和焚燒,向填埋場填埋的垃圾極易產生滲濾液,因此嚴重污染地下水體和耕地,還會向空中散發惡臭的氣體,嚴重污染空氣;垃圾焚燒由于焚燒不徹底,會產生大量的二惡英,二惡英是目前發現的無意識合成的副產品中毒性最強的化合物,它的毒性相當于氰化鉀的1000倍以上,同時它也是引起癌癥等頑疾的罪魁禍首,美國國家癌癥研究中心將它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垃圾的有效處理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是農業大國,每年產生大量的秸稈也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難題,農民常用的秸稈處理方式是露天焚燒,但會產生大量有害濃煙,嚴重影響空氣質量;秸稈也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可以作為高效燃料利用,但現有的技術和處理能力還無法使秸稈得到充分的利用。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市會產生大量污水,污水處理廠對污水處理后會產生大量污泥,占用耕地、臭氣熏天,因此污泥的處理也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難題。
現有的一些蜂窩煤制備工藝中,原料單一,燃燒熱值低,容易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結構疏松容易破碎或裂縫。
發明內容
本發明希望同時解決對秸稈、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并且對廢物利用制備一種高能效、低污染的蜂窩煤,因此提供一種利用秸稈、污泥和生活垃圾混合制作蜂窩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秸稈預處理
先用鍘草揉絲機把秸稈鍘成長度30-50mm的秸稈段,再用蒸鍋把秸稈段蒸30-40min,最后利用秸稈膨化機對秸稈段進行膨化處理后備用;
(2)垃圾預處理
對生活垃圾進行消毒處理,然后將垃圾中無法燃燒的物質和燃燒易產生毒氣的物質篩除,所述的無法燃燒的物質包括玻璃、石頭和磚塊,所述的燃燒易產生毒氣的物質包括塑料制品和尼龍制品,最后用粉碎機將剩余的垃圾粉碎成小于0.5mm的顆粒;
(3)混料攪拌
將步驟(1)處理的秸稈和步驟(2)處理的垃圾輸送到攪拌機內,同時加入污泥、煤粉、粘土、熟石灰和消毒液,其中秸稈、垃圾、污泥、煤粉、粘土、熟石灰和消毒液的質量比為20-25:40-45:20-25:10-15:6-11:3-8:1-2,攪拌機內再加入混合物總質量5-6%的水后,對混合物進行充分攪拌;
(4)發酵
將攪拌均勻的混合物通過輸送帶輸送到發酵罐中進行發酵處理,在輸送帶上向混合物均勻添加發酵菌,發酵菌的添加量為混合物總質量的2-5%,所述的發酵菌包括乳酸菌和酵母菌按照質量比1:5的比例混合,在20-25℃密閉發酵罐內低溫發酵24-48h,發酵罐內壓力保持在0.2×105-0.5×105pa;
(5)擠壓成型
將發酵后的混合物通過絞龍輸送到二次攪拌擠出機進行二次攪拌,將二次攪拌后的混合物輸送到蜂窩煤擠壓成型機內進行擠壓,風干,形成具有孔洞結構的蜂窩煤。
作為優選,步驟(1)中的秸稈膨化機內溫度為130-160℃,壓強為0.5-4Mpa,膨化時間為3-7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鶴松,未經彭鶴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69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