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彩鋼夾芯板回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55825.2 | 申請日: | 2021-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5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華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華麗 |
| 主分類號: | B32B43/00 | 分類號: | B32B4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鐘慧增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彩鋼夾芯板 回收 裝置 | ||
1.一種彩鋼夾芯板回收裝置,包括底架(1)、控制屏(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第三支架(8)、第四支架(9)、第五支架(10)和防滑墊(1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鋼板分離單元(2)、下鋼板分離單元(3)和收集單元(4);底架(1)與上鋼板分離單元(2)相連接;底架(1)與下鋼板分離單元(3)相連接;底架(1)與收集單元(4)相連接;底架(1)與第一支架(6)相連接;底架(1)與第二支架(7)相連接;底架(1)與第三支架(8)相連接;底架(1)與第四支架(9)相連接;底架(1)與第五支架(10)相連接;底架(1)與防滑墊(11)相連接;上鋼板分離單元(2)與下鋼板分離單元(3)相連接;上鋼板分離單元(2)與第二支架(7)相連接;上鋼板分離單元(2)與第三支架(8)相連接;收集單元(4)與第四支架(9)相連接;收集單元(4)與第五支架(10)相連接;控制屏(5)與第一支架(6)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夾芯板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上鋼板分離單元(2)包括第一電機(201)、第一傳動桿(202)、第一桿套(203)、第一錐齒輪(204)、第二錐齒輪(205)、第一連接板(206)、第一電動推桿(207)、第一直齒輪(208)、第三錐齒輪(209)、第二傳動桿(2010)、第一傳動輪(2011)、第二傳動輪(2012)、第三傳動桿(2013)、第二直齒輪(2014)、第一蝸桿(2015)、第一蝸輪(2016)、第一絲桿(2017)、第二蝸桿(2018)、第二蝸輪(2019)、第二絲桿(2020)、第一電動滑軌(2021)、第一光桿(2022)、第一電動滑塊(2023)、第四傳動桿(2024)、第二光桿(2025)、第二電動滑軌(2026)、第三光桿(2027)、第二電機(2028)、第二電動滑塊(2029)、第一分離機構(2030)、第二分離機構(2031)和第三分離機構(2032);第一電機(201)與底架(1)進行固接;第一電機(201)輸出軸與第一傳動桿(202)進行固接;第一傳動桿(202)外表面與底架(1)進行轉動連接;第一傳動桿(202)外表面與下鋼板分離單元(3)相連接;第一傳動桿(202)外表面與第一桿套(203)進行滑動連接;第一桿套(203)外表面與第一錐齒輪(204)進行固接;第一桿套(203)外表面與第二錐齒輪(205)進行固接;第一桿套(203)外表面與第一連接板(206)進行轉動連接;第一連接板(206)與第一電動推桿(207)進行固接;第三錐齒輪(209)一側設置有第一錐齒輪(204);第三錐齒輪(209)另一側設置有第二錐齒輪(205);第三錐齒輪(209)內部軸心與第二傳動桿(2010)進行固接;第二傳動桿(2010)外表面與底架(1)進行轉動連接;第二傳動桿(2010)外表面與第一蝸桿(2015)進行固接;第二傳動桿(2010)外表面與第二蝸桿(2018)進行固接;第一傳動輪(2011)外環面通過皮帶與第二傳動輪(2012)進行傳動連接;第二電機(2028)輸出軸與第一傳動輪(2011)進行固接;第二電機(2028)與底架(1)進行固接;第二傳動輪(2012)內部軸心與第三傳動桿(2013)進行固接;第三傳動桿(2013)外表面與第二直齒輪(2014)進行固接;第一蝸桿(2015)與第一蝸輪(2016)相嚙合;第一蝸輪(2016)內部軸心與第一絲桿(2017)進行固接;第一絲桿(2017)與底架(1)進行轉動連接;第一絲桿(2017)與第三支架(8)進行轉動連接;第一絲桿(2017)外表面與第一電動滑軌(2021)進行旋接;第二蝸桿(2018)與第二蝸輪(2019)相嚙合;第二蝸輪(2019)內部軸心與第二絲桿(2020)進行固接;第二絲桿(2020)與底架(1)進行轉動連接;第二絲桿(2020)與第二支架(7)進行轉動連接;第二絲桿(2020)外表面與第二電動滑軌(2026)進行旋接;第一電動滑軌(2021)與第一光桿(2022)進行滑動連接;第一光桿(2022)與底架(1)進行固接;第一光桿(2022)第三支架(8)進行固接;第一電動滑軌(2021)與第一電動滑塊(2023)進行滑動連接;第一電動滑塊(2023)與第四傳動桿(2024)進行轉動連接;第四傳動桿(2024)外表面與第一直齒輪(208)進行固接;第四傳動桿(2024)外表面與第二電動滑塊(2029)進行旋接;第四傳動桿(2024)與第一分離機構(2030)相連接;第四傳動桿(2024)與第二分離機構(2031)相連接;第四傳動桿(2024)與第三分離機構(2032)相連接;第二光桿(2025)與第一分離機構(2030)相連接;第二光桿(2025)與第二分離機構(2031)相連接;第二光桿(2025)與第三分離機構(2032)相連接;第二光桿(2025)外表面與第一電動滑塊(2023)進行固接;第二光桿(2025)外表面與第二電動滑塊(2029)進行固接;第三光桿(2027)與底架(1)進行固接;第三光桿(2027)與第二支架(7)進行固接;第二電動滑軌(2026)與第三光桿(2027)進行滑動連接;第二電動滑軌(2026)與第二電機(2028)進行旋接;第二電機(2028)與第二電動滑塊(2029)進行滑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華麗,未經張華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582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