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53905.4 | 申請日: | 2021-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6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兵;梁瑤;趙曉彥;唐曉波;吳曉春;劉建偉;岳智勇;王偉杰;吳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余翔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既有 二次 開挖 安全 防護 裝置 施工 方法 | ||
1.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既有邊坡上設置有多個平臺(6),其特征在于,包括:
彩鋼圍蔽(1),布置在既有邊坡(4)的坡腳,用于攔截既有邊坡上下落的巖土塊和土粒;
防護墻(2),布置在平臺(6)上,用于攔截既有邊坡上下落的巖土塊和土粒;
所述彩鋼圍蔽(1)包括布置在坡腳的彩鋼板(101),彩鋼板下方的土體內埋置有預制的立柱地梁(102),立柱地梁內設置有鋼立柱(103),彩鋼板與鋼立柱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鋼板靠近道路的一側設置有波形護欄(104),波形護欄通過鋼支撐(105)與彩鋼板相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支撐的兩端設置有緩沖橡膠墊片。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地梁內預設有若干豎向貫穿立柱地梁的管孔(106),管孔內設置有螺紋鋼釘(107),螺紋鋼釘穿過管孔并延伸至立柱地梁下方的土體內,螺紋鋼釘的頭部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鋼墊圈(108)和橡膠墊片(109)。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墻(2)包括方形的第一鋼管排架和鋪設在第一鋼管排架上的竹膠板(201),第一鋼管排架下方的土體內設置有預制的支撐地梁(202),第一鋼管排架與支撐地梁相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管排架包括水平布置的橫向鋼管(203)和豎向布置的第一豎向鋼管(204),橫向鋼管和第一豎向鋼管之間通過連接扣件(206)相連,第一豎向鋼管貫穿支撐地梁并延伸至支撐地梁下方的土體內;第一豎向鋼管延伸至土體部分的側面設置有若干注漿孔(205)。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管排架靠近既有邊坡的內側間隔一定距離的設置有第二鋼管排架,第二鋼管排架上鋪設有鋼絲網(207),第二鋼管排架與支撐地梁通過螺栓連接,第二鋼管排架包括若干豎向布置的第二豎向鋼管(208),第二豎向鋼管通過鋼管梁(209)與第一鋼管排架通過連接扣件相連。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管排架上設置有拉繩(210),拉繩的端部設置有注漿錨桿(211),注漿錨桿伸入至既有邊坡內,注漿錨桿垂直于既有邊坡的坡面;拉繩(210)上設置有減壓環(212)。
9.如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鋼板(101)為雙層夾心彩鋼板。
10.施工方法,用于權利要求9所述的既有邊坡二次開挖安全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在待挖既有邊坡坡腳的波形防護欄外側進行測量放線,開挖立柱地梁的基坑,將預制的立柱地梁埋置到立柱地梁的基坑內,再將螺紋鋼釘穿過管孔釘入立柱地梁下方的土體內,將立柱地梁基坑周圍的土體進行回填碾壓夯實;
S2將彩鋼板與立柱地梁上的立柱進行連接,再將波形護欄與彩鋼板進行連接;
S3在既有邊坡的平臺處靠近坡面側進行測量放線,開挖條形基坑,將預制的支撐地梁埋置到條形基坑內,并對條形基坑周圍土體進行回填碾壓夯實;將第一豎向鋼管穿過支撐地梁安裝到坡面的土體內,往第一豎向鋼管內灌入水泥砂漿;
S4將橫向鋼管和第一豎向鋼管通過連接扣件組裝成第一鋼管排架,在第一鋼管排架上安裝竹膠板,安裝第二鋼管排架和鋼絲網,通過鋼管梁和連接扣件將第一鋼管排架與第二鋼管排架相連;通過注漿錨桿拉緊拉繩形成防護墻;
S5重復步驟S3~S4直至所有平臺的防護墻施工完畢;
S6開始由上往下對既有邊坡進行二次擴挖,對擴挖后的坡面需開挖一級防護一級;在開挖接近既有邊坡設防護墻的平臺時,先清理防護墻內側的攔擋物后,將防護墻各結構依次拆卸裝運,其中挖出的注漿錨桿在破除表層混凝土后可繼續利用,挖出的第一豎向鋼管,下部注漿段無法利用可另作他用,其余構件均可再次利用;
S7依次往下開挖,完成最后一級邊坡開挖后,按順序拆除彩鋼圍蔽,可完全利用裝運至下一段待擴挖邊坡處,對部分損傷變形的構件可進行更換,其余構件同樣可以再次利用;安全防護裝置施工為由下往上逐級施工,拆除是由上往下同步拆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390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