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高抗硫HH級三層套管頭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52440.0 | 申請日: | 2021-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1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長林;朱同華;陶書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建湖縣鴻達閥門管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04 | 分類號: | E21B33/04;E21B34/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方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李瑞清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高抗硫 hh 三層 套管 | ||
1.一種耐高溫高抗硫HH級三層套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溫高抗硫HH級三層套管頭,包括三層套管頭總成,從下到上依次為底層套管頭總成、中層套管頭總成和上層套管頭總成,所述底層套管頭總成包括底層套管頭本體(1),所述底層套管頭本體(1)內腔設置有底層芯軸式懸掛器(2),所述中層套管頭總成包括中層套管頭本體(4),所述中層套管頭本體(4)內腔設置有中層芯軸式懸掛器(5),所述上層套管頭總成包括上層套管頭本體(7),所述上層套管頭本體(7)內腔設置有上層芯軸式懸掛器(8),所述底層套管頭本體(1)和中層套管頭本體(4)之間通過第一螺栓組件(9)固定連接,所述中層套管頭本體(4)和上層套管頭本體(7)之間通過第二螺栓組件(10)固定連接;所述底層芯軸式懸掛器(2)的中部與底層套管頭本體(1)的內壁之間、所述中層芯軸式懸掛器(5)的中部與中層套管頭本體(4)的內壁之間、所述上層芯軸式懸掛器(8)的中部與上層套管頭本體(7)的內壁均設有組第一橡膠密封件(11)和一組第一金屬密封件(12);所述底層芯軸式懸掛器(2)與所述中層套管頭本體(4)之間采用第二橡膠密封件(31)和第二金屬密封件(32)形成中層套管頭底部二次封隔(3);所述中層芯軸式懸掛器(5)與所述上層套管頭本體(7)之間采用第三橡膠密封件(61)和第三金屬密封件(62)形成上層套管頭底部二次封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高抗硫HH級三層套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層套管頭本體(1)上的法蘭中、所述中層套管頭本體(4)上的法蘭中、所述上層套管頭本體(7)上的法蘭中均沿徑向開有一個頂絲通道,三個所述頂絲通道中分別安裝有一組頂絲組件(14);所述中層套管頭本體(4)的下法蘭中、所述上層套管頭本體(7)的下法蘭中均沿徑向開有兩個注脂試壓孔道,所述注脂試壓孔道外端口分別安裝有一組密封試壓組件(15);所述中層套管頭本體(4)的下法蘭中開設的注脂試壓孔道Ⅰ(43)內連接第二橡膠密封件(31),所述注脂試壓孔道Ⅰ(43)與中層套管頭本體(4)以及中層芯軸式懸掛器(5)之間通過第二橡膠密封件(31)密封;所述上層套管頭本體(7)的下法蘭中開設的注脂試壓孔道Ⅱ(73)內連接第三橡膠密封件(61),所述注脂試壓孔道Ⅱ(73)與上層套管頭本體(7)以及上層芯軸式懸掛器(8)之間通過第三橡膠密封件(61)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溫高抗硫HH級三層套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屬密封件(32)由第二上金屬密封圈(321)、第二下金屬密封圈(322)、第二金屬壓環(323)和第二P型密封圈(324)組成;第三金屬密封件(62)由第三上金屬密封圈(621)、第三下金屬密封圈(622)、第三金屬壓環(623)和第三P型密封圈(624)組成;所述第二金屬密封件(32)的第二上金屬密封圈(321)和第二下金屬密封圈(322)為C型金屬密封圈;第三金屬密封件(62)的第三上金屬密封圈(621)、第三下金屬密封圈(622)為C型金屬密封圈;所述第二橡膠密封件(31)和第三橡膠密封件(61)為FKM氟橡膠材質的BT密封圈結構,HS硬度為85±5,通過注脂實現密封;所述第一橡膠密封件(11)為O型橡膠密封圈,所述第一金屬密封件(12)為C型金屬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溫高抗硫HH級三層套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頂絲組件(14)包括頂絲本體(141)、頂絲密封圈(142)、頂絲填料(143)和頂絲壓帽(144);所述頂絲本體(141)依次與頂絲密封圈(142)、頂絲填料(143)連接,并且頂絲的右側設有頂絲壓帽(144);所述密封試壓組件(15)包括絲堵接頭和注脂試壓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高抗硫HH級三層套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組件(9)和第二螺栓組件(10)均包括雙頭螺栓、螺母和密封墊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高抗硫HH級三層套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層套管頭本體(1)、中層套管頭本體(4)和上層套管頭本體(7)的相對兩側旁通分別設置有第一手動平板閥(16)和第二手動平板閥(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建湖縣鴻達閥門管件有限公司,未經建湖縣鴻達閥門管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244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