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于拆卸且具有冷卻功能的液壓油缸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52079.1 | 申請日: | 2021-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79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儒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黃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5B15/20;F15B21/042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拆卸 具有 冷卻 功能 液壓油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于拆卸且具有冷卻功能的液壓油缸,包括油缸、活塞和液壓桿,油缸為一個圓柱體結構,且其上開設有液壓腔,其活塞為活動設置在油缸的液壓腔之中,且液壓桿的一端與活塞相連接;通過在油缸的側壁上開設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并通過在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的槽口之中分別嵌入安裝有第一散熱管道和第二散熱管道,并將散熱管道兩端的進液管道、回液管道分別與冷卻水循環系統的供液端、冷卻水循環系統的回液端相連接,從而通過冷卻水的循環作用,從而實現對油缸內腔進行降溫的目的,從而避免液壓油缸在連續工作的過程中而導致其內部溫度升高,而影響到其裝置整體使用壽命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壓油缸相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便于拆卸且具有冷卻功能的液壓油缸。
背景技術
液壓油缸是將液壓能轉變為機械能的、做直線往復運動(或擺動運動)的液壓執行元件,它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用它來實現往復運動時,可免去減速裝置,并且沒有傳動間隙,運動平穩,因此在各種機械的液壓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現有的液壓油缸使用一段時間后,液壓油缸內油溫升高,并且現有的液壓油缸上沒對其進行降溫處理的結構,而有些液壓油缸上隨然攜帶降溫處理結構,但是其降溫處理不夠徹底,從而導致液壓油缸在連續工作的過程中,其內部溫度還是會持續升高,而液壓油缸在長時間處于高溫狀態下進行工作,便會嚴重影響到液壓油缸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拆卸且具有冷卻功能的液壓油缸,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拆卸且具有冷卻功能的液壓油缸,包括油缸、活塞和液壓桿,所述油缸為一個圓柱體結構,且其上開設有液壓腔,其活塞為活動設置在油缸的液壓腔之中,且液壓桿的一端與活塞相連接,且油缸的底端位置處設置有進油管道連接口和回油管道連接口,所述油缸的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之間為對稱設置,且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的兩側位置處留有間隙,且其間隙位置處的油缸側壁上一體成型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在油缸的兩側共對稱設置有一組,且安裝座上均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在安裝座的兩側面均開設有一組,且其兩側的螺紋孔并未完全貫穿安裝座,且兩側螺紋孔的設置位置相對應,所述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的槽口之中分別嵌入設置有第一散熱管道和第二散熱管道,且第一散熱管道和第二散熱管道分別通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進行定位固定,所述第一散熱管道的兩端分別連接有進液管道和回液管道,所述進液管道的另一端為通過第一管道與冷卻水循環系統的供液端相連接,且回液管道的另一端為通過第二管道與冷卻水循環系統的回液端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安裝槽的槽口正視面投影為迂回設置,且第一安裝槽的槽口俯視面投影呈弧形設置,且第一安裝槽的槽口截面為半圓形設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散熱管道的管道走向與第一安裝槽的槽口走向相同,且第一散熱管道的管道截面呈圓形。
優選的,所述第一散熱管道由外管道、內管道和連接桿組合構成,所述外管道和內管道均為截面呈圓形的管道結構,且其兩者為呈同心圓設置,且外管道的內側面與內管道的外側面之間為通過連接桿相連接,且外管道、內管道和連接桿之間為一體成型。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在外管道、內管道之間共設置有多層,且其每層共等間距設置有六個,且連接桿的桿體之上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為呈傾斜設置的板體結構,且其板體的表面為呈扭曲設置的斜面。
優選的,所述第一定位板為截面呈半圓環形的弧形板,且其板體的內側面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口走向與第一散熱管道的走向相同,所述第二定位板與第一定位板結構相同,且其兩者為對稱設置,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兩側均一體成型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均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的設置為主與安裝座上開設的螺紋孔位置相對應,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通過定位螺絲進行定位固定。
優選的,所述第一散熱管道、第二散熱管道與油缸上安裝槽、定位板上定位槽的貼合位置處均涂覆有一層導熱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黃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黃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20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