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線桿防護裝置、方法、系統以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51029.1 | 申請日: | 2021-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636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馬保江;鄧亞軍;劉哲;周廣斌;劉輝;張振;王琳;張鹍;英孟晨;張曉光;杜加超;陳振華;陳曦;楊鳳敏;王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鄄城縣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20/10 | 分類號: | G06V20/10;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張萌 |
| 地址: | 27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線桿 防護 裝置 方法 系統 以及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線桿防護裝置、方法、系統以及電子設備,涉及電力裝置技術領域,包括:攝像頭、AI芯片以及條格狀圓環體,條格狀圓環體在電線桿的橫截面且圍繞電線桿,條格狀圓環體中的條格形狀由鐵絲形成;攝像頭朝向條格狀圓環體的位置,用于獲取條格狀圓環體的鐵絲條格空隙處的爬藤的目標圖像,AI芯片用于通過AI算法對目標圖像進行圖像識別,條格狀圓環體用于通過旋轉纏繞鐵絲條格空隙處的爬藤,通過持續纏繞帶動爬藤的根部從地面拔出,以緩解由于爬藤使電線桿上線路發生事故概率較高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力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線桿防護裝置、方法、系統以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在電力裝置中,電線桿是較為常用的基礎設施,用于架起電線,其包括電壓級別不等的高壓線電桿、低壓線電桿等。
電線桿一般設置于室外環境中,經常會被各種植物爬藤纏繞,當爬藤從電線桿下部爬到電線桿上部時,很容易觸及到電線桿上端的線路,造成電路事故的隱患。
目前,常用的處理方式是使用刀具將爬藤砍斷。但是,砍斷后剩余的接地部分的爬藤還會繼續重新生長,還是會對電線桿上端的線路造成隱患,使電線桿上的線路發生事故概率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線桿防護裝置、方法、系統以及電子設備,以緩解由于爬藤使電線桿上線路發生事故概率較高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線桿防護裝置,包括:攝像頭、AI芯片以及條格狀圓環體;
所述條格狀圓環體在所述電線桿的橫截面且圍繞所述電線桿,所述條格狀圓環體中的條格形狀由鐵絲形成;
所述攝像頭朝向所述條格狀圓環體的位置,所述攝像頭用于獲取所述條格狀圓環體的鐵絲條格空隙處的爬藤的目標圖像;
所述AI芯片用于通過AI算法對所述目標圖像進行圖像識別,根據圖像識別結果判斷所述鐵絲條格空隙處的爬藤的實際長度是否超過預設長度,并在所述實際長度超過所述預設長度時控制所述條格狀圓環體進行旋轉;
所述條格狀圓環體用于通過旋轉纏繞所述鐵絲條格空隙處的爬藤,并通過持續纏繞帶動所述爬藤的根部從地面拔出。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的電線桿防護裝置還包括:測距傳感器和處理器;
所述測距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鐵絲條格空隙處的實際空隙尺寸;
所述處理器用于在所述實際空隙尺寸小于預設空隙尺寸時確定所述鐵絲條格空隙處存在爬藤。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處理器還用于在確定所述鐵絲條格空隙處存在爬藤時向所述AI芯片發送運行指令;
所述AI芯片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運行指令且所述實際長度超過所述預設長度時,控制所述條格狀圓環體進行旋轉。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AI芯片還用于在所述條格狀圓環體旋轉時,控制所述條格狀圓環體沿所述電線桿向上移動。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線桿防護方法,包括:
獲取條格狀圓環體的鐵絲條格空隙處的爬藤的目標圖像;所述條格狀圓環體位于所述電線桿的橫截面且圍繞所述電線桿,所述條格狀圓環體中的條格形狀由鐵絲形成;
通過AI算法對所述目標圖像進行圖像識別,得到圖像識別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鄄城縣供電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鄄城縣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10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配網裝置的監測方法、裝置以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一種仿翼龍載物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