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組合式加固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48333.0 | 申請日: | 2021-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9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彥超;郭秀清;侯少博;李苗;張慧玲;馮海燕;吳振坤;王嘉宇;秦靈剛;盧廣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彥超 |
| 主分類號: | E01F5/00 | 分類號: | E01F5/00;E02D27/12;E02D5/74;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章洪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 公路工程 涵洞 組合式 加固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組合式加固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涵洞墻身,所述涵洞墻身包括主體層,所述主體層的一側設置有磨耗層,所述涵洞墻身的上端設置有涵洞蓋板,所述涵洞蓋板設置為倒“凹”狀,所述涵洞蓋板與涵洞墻身設置為貼合,止水板,其設置在所述涵洞墻身的一側,所述止水板的內側設置有沉降縫,所述止水板設置為矩形板狀,所述止水板設置有多個,相鄰兩個所述止水板之間的距離設置為一致,所述沉降縫的數量與止水板的數量設置為一致,所述沉降縫的內部填充有瀝青,所述止水板的上端設置有支撐托條,所述支撐托條設置有兩個,其實現了通過預先安裝的方式來完成對整個涵洞防水加固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涵洞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組合式加固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設中,為了使公路順利通過水渠不妨礙交通,設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讓水從公路的下面流過。用于跨越天然溝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橫跨大小道路作為人、畜和車輛的立交通道,或農田灌溉作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礎、端和翼墻等。涵洞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常用磚、石、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徑較小,形狀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線的地表水,保證路基安全。作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涵洞在公路工程中占較大比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表現在工程數量和工程造價上,而現有的涵洞在進行施工時,常常需要使用加固結構來對其進行加固處理。
現有的涵洞加固結構在對其進行使用時,常常會在涵洞的使用過程中,會因墻身被滲入的雨水侵蝕而導致墻身產生開裂的現象,但現有的維修方式較為復雜,從而需要多樣工藝才可完成對涵洞的維護,進而影響到整個涵洞的使用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組合式加固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實現了通過預先安裝的方式來完成對整個涵洞防水加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速公路工程涵洞組合式加固結構,包括:
涵洞墻身,所述涵洞墻身包括主體層,所述主體層的一側設置有磨耗層,所述涵洞墻身的上端設置有涵洞蓋板,所述涵洞蓋板設置為倒“凹”狀,所述涵洞蓋板與涵洞墻身設置為貼合;
止水板,其設置在所述涵洞墻身的一側,所述止水板的內側設置有沉降縫,所述止水板設置為矩形板狀,所述止水板設置有多個,相鄰兩個所述止水板之間的距離設置為一致,所述沉降縫的數量與止水板的數量設置為一致,所述沉降縫的內部填充有瀝青,所述止水板的上端設置有支撐托條,所述支撐托條設置有兩個;
封蓋,其設置在所述磨耗層的內部,所述封蓋上設置有內擠頭,所述封蓋設置有多個,所述封蓋的內部設置有螺紋,所述磨耗層的另一側設置有指示塊,所述指示塊設置為圓柱塊狀,所述指示塊與磨耗層固定連接,所述指示塊的圓心與封蓋的圓心之間的連線位于水平面上;
加固釘,其設置在所述主體層的內部,所述加固釘設置有多個,所述加固釘的數量與封蓋的數量設置為一致,所述加固釘靠近封蓋的一端設置有螺紋,所述封蓋與加固釘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加固釘上設置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設置有多個,所述排液孔設置為圓孔狀,所述排液孔的深度與加固釘的厚度設置為一致。
優選的是,所述止水板的一側設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設置為矩形板狀,所述加固板的上下端均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設置有多個,所述定位塊設置為“凹”狀,所述定位塊與加固板設置為貼合,所述加固板的數量設置為定位塊數量的二分之一,所述加固板的一側設置有加固條,所述加固條設置有多組,所述加固條每組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加固條呈對稱布置,所述加固條的組數與加固板的數量設置為一致,所述加固板與加固條固定連接,所述加固板與定位塊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彥超,未經王彥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83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