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47441.6 | 申請日: | 2021-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58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梁琳;尚海;楊英杰;韓魯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5/07 | 分類號: | H01L25/07;H01L25/18;H01L23/367;H01L23/495;H01L23/498;H02M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華之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彭翠;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寄生 電感 串聯 功率 模塊 | ||
1.一種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功率單元、外殼(1)和第一襯板(2),各個功率單元包括裸芯片(3)和功率端子(4),各個裸芯片(3)依次串聯后設置于所述第一襯板(2)上,所述外殼(1)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功率端子(4)一端穿過所述通孔伸出到所述外殼(1)外部,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襯板(2)電連接;
所述功率單元還包括第一導電片(5)、第二導電片(6)和第三導電片(7),所述第一導電片(5)兩端分別連接所述裸芯片(3)與所述第一襯板(2),所述第二導電片(6)和第三導電片(7)分別與所述裸芯片(3)和所述第一襯板(2)連接,所述第二導電片(6)遠離所述裸芯片(3)的一端與串聯的下一個功率單元中的所述第三導電片(7)遠離所述第一襯板(2)的一端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印制電路板(10),所述印制電路板(10)通過螺絲(12)固定連接在所述外殼(1)外部并將所述功率端子(4)按壓固定在所述外殼(1)內部,所述印制電路板(10)上集成驅動電路、均壓電路和保護電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電片(6)為鉬片,其厚度為1mm~7.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單元還包括第四導電片(8),所述第四導電片(8)兩端分別連接所述裸芯片(3)與所述第一襯板(2),通過第四導電片(8)引出開爾文電極,所述第四導電片(8)與第一導電片(5)共同構成驅動回路的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端子(4)為彈簧,所述彈簧靠近所述外殼(1)的一端為彈性部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數量為至少兩個,至少兩個彈簧并聯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個功率單元依次圍成環形,使得模塊內部的電流路徑相互重疊。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襯板(2)采用覆銅陶瓷板,所述覆銅陶瓷板包括頂部銅層、中間絕緣層和底部銅層,所述中間絕緣層采用氮化鋁陶瓷或氧化鋁陶瓷,所述頂部銅層圖形化用于各個功率單元布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寄生電感串聯功率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襯板(9),第二導電片(6)遠離所述裸芯片(3)的一端、所述第三導電片(7)遠離所述第一襯板(2)的一端均與所述第二襯板(9)連接,所述第二襯板(9)采用覆銅陶瓷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744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