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夠在水下與陸地使用的水泵及其不會對外泄露輸液分子的水泵整機結構設計方案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45665.3 | 申請日: | 2016-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38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梁嘉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D13/06 | 分類號: | F04D13/06;F04D13/08;H02K5/10;H02K5/124;H02K1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水下 陸地 使用 水泵 及其 不會 對外 泄露 輸液 分子 整機 結構 設計方案 | ||
一種能夠在水下與陸地使用的水泵及其不會對外泄露輸液分子的水泵整機結構設計方案:讓同一水泵能夠分別進行涉及全方位的雙使用方法:一.若欲將水泵放在水面以下使用,首先通過充氣嘴機構(P)對液泵內部充氣,當充氣壓力略大于欲潛入的水深壓力之后,就能夠將該泵放入水面以下并通電讓它啟動工作;二.若欲將水泵放在陸地使用,讓它通電啟動工作即可。——水泵整機由通過金屬焊接工藝而成的全密封型外殼構成,不會讓深潛泵整機存在形成“由下而上”的具有下“進口處”與上“出口處”的水體分子或空氣分子的流體通道,即確保制止了外界外界高壓水分子滲入進電機內部的可能性,并以此可通過電機內部的空氣頂托住外界水體對內的滲透壓力。為本發明成為水泵的換代產品創造了條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在水下與陸地使用的水泵及其不會對外泄露輸液分子的水泵整機結構設計方案。
背景技術
目前,各種規格與型號不同的潛水泵層出不窮,是用途相當廣泛而成熟的一種動力設備,其不足在于:潛水泵在水下主要依靠其密封結構(由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的各種規格的密封圈來充當)來抵御外界水體對于潛水泵拖動電機內部的滲入。
為此,人們使用潛水泵作業時,一般的維護間隔時間不會太長(少則個把月而多則難以超過一年——潛水深度越大則潛水泵的維護間隔時間越短),只要使用后,就必須定期地將它提出水面維護(不是壞損維修),讓已經進入潛水泵電機內部的滲水有機會被人為地及時清除,以避免電機轉子觸及不斷增多的滲水而造成整個電機壞損。——小型潛水泵這樣地反復許多次上岸維護除水尚能允許,可中型、甚至大型潛水泵這樣經常性地離水上岸維護除水,就有麻煩了,甚至會有大麻煩以至于難以正常地使用它,例如:幾萬或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瓦的中型或大型潛水泵就難以進入或根本就不能夠進入常規的產品使用階段;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機型越大,潛水越深,“上岸維護除水”就越難,越頻繁。
造成上述使用狀況、主要是造成維護間隔時間不長的原因,就是現有技術的潛水泵防水密封結構,即關鍵的防水密封環在設計上絕對無法做到:阻止空氣分子或水分子從中穿越的程度,即:外界的水分子穿越防水密封環擠進潛水泵內,而將潛水泵內原有的空氣分再強行穿越防水密封環被擠出潛水泵,顯然:上述的防水密封環僅僅起到了延緩空氣分子與水分子穿越自己的時間而已,因而就難以做到:
讓潛水泵一直在水下使用,停機之后仍然置于水下,之后再次在水下使用,又再次置于水下,……,直到構成該潛水泵的液泵或拖動電機二者之一(相比之下電機最易于壞損) 自己經過長期工作磨損之后造成壞損而停機。——即:難以做到讓潛水泵一直在水下的環境中“終其一生”。
再者,能夠直接長期在幾十米甚至在幾百米深度水下工作的深潛泵,目前尚未問世。——因為,欲達到上述要求的現有技術防水密封結構尚未問世。
此外,任何液泵,例如水泵,都是允許水泵向外界泄漏其內部的水,但是不允許超標,否則,就存在水泵的質量問題了。——現有技術更談不上讓水泵在運行時不允許對外界泄漏其內部的水分子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
就是首先從結構上顛覆潛水泵現有的防水密封環節入手(利用空氣頂托密封原理),并同時又順便解決了不會對外泄漏泵體內水(液體)分子的結構處理問題。
為了實現本發明上述之目的,擬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在結構上包括:
常規結構形式的由轉子與嵌入繞組的定子二者構成的拖動電機通過它的轉軸帶動的液泵;
其特征在于:
一、至少是讓轉子被窄型金屬密封隔離以立體形式包圍著,或者,至少是讓轉子與定子兩者被寬型金屬密封隔離以立體形式包圍著,并且,在窄型金屬密封隔離或寬型金屬密封隔離的底部設置了電機軸封以及充氣嘴機構與壓力顯示裝置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大學,未經中國計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56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