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敏修護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45062.3 | 申請日: | 2021-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67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7 |
| 發明(設計)人: | 聶勝;聶珊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德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8/9789 | 分類號: | A61K8/9789;A61K8/9741;A61K8/9728;A61K8/92;A61K8/63;A61K8/68;A61K8/73;A61Q19/00;A61P37/08;A61Q17/00;A61Q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405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北太路163***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修護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申請涉及化妝品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抗敏修護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抗敏修護組合物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皮膚調理劑0.31?0.49份;抗氧化劑0.27?0.39份;Ω6神經酰胺0.04?0.06份;生物糖膠?10.04?0.06份;抗氧化劑至少包括乳香提取物;其制備方法為:將皮膚調理劑、抗氧化劑、Ω6神經酰胺、生物糖膠?1加入到容器中,攪拌均勻,得到抗敏修護組合物。本申請的組合物可添加至化妝水、乳霜、膏霜、面膜、精華液中,其具有更好地修復皮膚發紅、發癢的效果,促進細胞修復,使得皮膚發紅、發癢的情況得到較大改善,同時具有去除紅血絲、修護皮膚屏障、祛除痘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化妝品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抗敏修護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皮膚是人體表面的一層組織,有的肌膚屬于過敏性肌膚,比較容易發紅發癢,敏感肌膚是一種低耐受性肌膚,保護皮膚的角質層及皮脂膜較為脆弱,對外界如溫度、濕度、外物接觸或摩擦抵抗力就比較低,經常在受到這些普通刺激的情況下就會發生泛紅、腫、瘙癢甚至刺痛的情況,所以在使用普通護膚品時,就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甚至出現更嚴重的情況,例如肌膚表面出現紅血絲等。
敏感肌膚的皮膚屏障功能較弱,對外界的正常刺激就會出現過度的反應,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使用一些修復敏感肌膚的產品,因此廠家在制備修護敏感肌膚的產品中會大量添加修復肌膚的成分,但是由于各成分間的相互影響,各有效成分也不一定會呈現出相互加乘的效果,反而可能會使得修復的效果下降,對皮膚起不到較好的修復效果。
針對上述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修復敏感肌膚的產品的修復效果不佳,對此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更好地修復皮膚發紅、發癢的情況,本申請提供一種抗敏修護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抗敏修護組合物,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抗敏修護組合物,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
皮膚調理劑0.31-0.49份;
抗氧化劑0.27-0.39份;
Ω6神經酰胺0.04-0.06份;
生物糖膠-10.4-0.6份;
所述抗氧化劑至少包括乳香提取物。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采用Ω6神經酰胺、生物糖膠-1、乳香提取物進行復配,可使得修復皮膚發紅、發癢的效果更佳,對皮膚的角質層有更好的修護作用,建立皮膚屏障,促進細胞修復,使得皮膚發紅、發癢的情況得到較大改善,同時還有利于去除紅血絲、修護皮膚屏障,另外,Ω6神經酰胺、生物糖膠-1復配后有助于改善皮膚起痘痘的情況,不需要使用祛痘的產品,減少敏感肌膚在涂抹祛痘產品時容易產生過敏的情況。
Ω6神經酰胺是具有穩定形態亞油酸(Ω6)的神經酰胺,是一種能夠保護皮膚完整的新型神經酰胺,通過改善角質細胞凝聚力,在一定時間內重組皮膚皮脂屏障,可以明顯減少由化學侵襲導致的皮膚炎癥反應,Ω6神經酰胺具有神經酰胺和亞油酸的雙重作用,改善皮膚屏障的內聚力,提高皮膚修護屏障的能力;生物糖膠-1分子中含有多個硫酸基,可穩定乳液狀體系,對皮膚的粘著性較好,易被吸收,有抗炎性,對皮膚起到舒緩抗敏的效果,發明人研究發現,Ω6神經酰胺與生物糖膠-1進行復配,有助于改善皮膚起痘痘的情況,但Ω6神經酰胺與生物糖膠-1容易相互抑制,達不到意料中的改善皮膚泛紅發癢的效果,當抗氧化劑至少包括乳香提取物時,得到顯著改善,可以較大程度緩和Ω6神經酰胺與生物糖膠-1,使得修復敏感和修護皮膚屏障的效果更佳。
優選的,所述皮膚調理劑至少包括茯苓提取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德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德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506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