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坑院建筑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44815.9 | 申請日: | 2021-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52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明(設計)人: | 謝向東;黃迅楠;王克成;趙焱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1/00 | 分類號: | E04H1/00;E04B7/16;E04F10/06;E03F3/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賢衛 |
| 地址: | 434023***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地 建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坑院建筑,其包括骨架組件、地坑組件以及屋蓋組件,其中:所述地坑組件環繞所述屋蓋組件和所述骨架組件設置,所述屋蓋組件設置在所述骨架組件上方,所述骨架組件分別連接所述地坑組件和所述屋蓋組件,用于支撐所述屋蓋組件和所述地坑組件;所述屋蓋組件可移動地使所述地坑組件頂部打開或關閉。本發明使用可移動的屋蓋組件可打開或關閉地坑組件頂部,在雨天關閉地坑組件頂部,防止雨水進入地坑院內,晴天則打開地坑組件頂部,可接受陽光照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坑院建筑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地坑院建筑。
背景技術
地坑院本是河南、陜西、山西、甘肅等地的一種獨特院落結構,依托黃土高原的土質結構,當地人為防盜而建造出的獨特院落。
由于墻壁和屋頂都是厚度較大的黃土,因此保溫性能格外優良,可以減少能源的散失,屬綠色建筑。但目前由于城鎮化的遷移,地處村莊的地坑院久無人居住,正在逐漸消失。且傳統的地坑院沒有很好的防雨水結構,遇到雨水積留只能通過建造專門的管路排放。
因此需要一種可以防止雨水積留的地坑院建筑來取代傳統的地坑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地坑院建筑,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傳統地坑院建造需要專門開設排水管路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地坑院建筑,其包括骨架組件、地坑組件以及屋蓋組件,其中:地坑組件環繞屋蓋組件和骨架組件設置,屋蓋組件設置在骨架組件上方,骨架組件分別連接地坑組件和屋蓋組件,用于支撐屋蓋組件和地坑組件;屋蓋組件可移動地使地坑組件頂部打開或關閉。
優選的,地坑組件包括洼地面、拱形窯洞以及窯內采光結構,多個拱形窯洞環繞洼地面四周設置,窯內采光結構形成于拱形窯洞上方。
優選的,地坑組件還包括排污管道,排污管道設置在拱形窯洞內,用于將拱形窯洞內污水排出。
優選的,骨架組件設置在洼地面上方,骨架組件包括立柱、圈梁以及拱形梁,多個立柱與拱形窯洞側壁連接,多個立柱下端之間以圈梁固定連接,多個立柱上端間以拱形梁固定連接,且多個立柱均與屋蓋組件固定連接。
優選的,屋蓋組件與拱形梁連接,屋蓋組件包括滑道、第一驅動單元、第一桿件、第二桿件以及柔性屋面,柔性屋面兩端分別繞設于第一桿件以及第二桿件,第一桿件兩端均與拱形梁轉動連接,第二桿件設置在滑道內并沿滑道滑動,第一驅動單元與第一桿件連接,并驅動第一桿件轉動,以使柔性屋面收卷于第一桿件。
優選的,屋蓋組件還包括導輪以及第二驅動單元,第二驅動單元的固定端與第二桿件固定連接,第二驅動單元的驅動端與導輪固定連接,導輪設置在滑道內,第二驅動單元驅動導輪沿滑道滾動,以使柔性屋面展開。
優選的,屋蓋組件還包括第一牽引繩以及第二牽引繩,第一牽引繩與第一桿件連接,拉動第一牽引繩驅動第一桿件轉動可使柔性屋面收卷于第一桿件,第二牽引繩一端與第二桿件連接,拉動第二牽引繩可使柔性屋面展開。
優選的,第一驅動單元和第二驅動單元均為電機。
優選的,屋蓋組件還包括滑輪,多個滑輪與拱形梁連接,第二牽引繩跨設多個滑輪,且第二牽引繩自由端垂設于第一牽引繩處。
優選的,地坑院建筑還包括螺旋式樓梯,螺旋式樓梯一端設置在拱形窯洞頂部,另一端連通拱形窯洞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包括:使用可移動的屋蓋組件可打開或關閉地坑組件頂部,在雨天關閉地坑組件頂部,防止雨水進入地坑院內,晴天則打開地坑組件頂部,可接受陽光照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地坑院建筑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地坑院建筑的地坑組件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大學,未經長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481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PCB板加工用翻板機構
- 下一篇:多工序縫制設備及其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