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化新能源充電樁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44723.0 | 申請日: | 2021-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37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文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文超 |
| 主分類號: | B60L53/31 | 分類號: | B60L53/31;B60L53/18;B65H75/44;B08B1/00;B60L53/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1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化 新能源 充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化新能源充電樁,包括防水基座,所述防水基座的上表面分別開設有通水槽和收納槽,所述收納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充電樁本體,所述充電樁本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防水帽,所述防水帽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防水錐形臺,所述防水錐形臺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防護盒,所述防護盒的內壁分別固定連接有車牌識別攝像頭和防水鏡片。本發明結構合理,該自動化新能源充電樁,通過設置調節電機、調節絲桿與調節塊,便于將充電樁本體收納進收納槽中,通過設置防水基座、防水帽、防水槽與防水腔,能避免雨水對充電樁本體造成侵蝕的現象,通過設置防水擋板,能防止有雨水進入收納槽中,從而使整個充電樁具有良好防水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充電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化新能源充電樁。
背景技術
充電樁其功能類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機,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墻壁,安裝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區停車場或充電站內,可以根據不同的電壓等級為各種型號的電動汽車充電。充電樁的輸入端與交流電網直接連接,輸出端都裝有充電插頭用于為電動汽車充電。充電樁一般提供常規充電和快速充電兩種充電方式,人們可以使用特定的充電卡在充電樁提供的人機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進行相應的充電方式、充電時間、費用數據打印等操作,充電樁顯示屏能顯示充電量、費用、充電時間等數據。
現有在戶外的新能源充電樁都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雖然充電樁的外表面安裝有防水柜體,但長時間的日曬雨淋依舊會對充電樁有著一定的腐蝕,如果未能及時進行檢修,則會對充電樁內的電氣元件造成損傷,影響充電樁的正常使用。
因為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自動化新能源充電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自動化新能源充電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化新能源充電樁,包括防水基座,所述防水基座的上表面分別開設有通水槽和收納槽,所述收納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充電樁本體,所述充電樁本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防水帽,所述防水帽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防水錐形臺,所述防水錐形臺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防護盒,所述防護盒的內壁分別固定連接有車牌識別攝像頭和防水鏡片,所述防水基座的內部開設有第一電機腔,所述第一電機腔的內底壁固定連接有調節電機,所述調節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調節絲桿,所述充電樁本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有調節塊,所述調節塊的上表面開設有調節螺紋孔,所述調節塊通過調節螺紋孔與調節絲桿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所述充電樁本體的正面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后壁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凹槽的內后壁分別開設有過線孔和充電插頭固定孔,所述充電樁本體的內部分別開設有收卷腔和第二電機腔,所述第二電機腔的內底壁固定連接有收卷電機,所述收卷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收卷軸,所述收卷軸的外表面卷繞有充電電纜,所述充電電纜的一端通過過線孔穿過充電樁本體的正面并固定連接有充電插頭本體,且充電插頭本體插接在充電插頭固定孔的內壁。
優選地,所述通水槽的內側壁開設有排水孔,所述防水基座的內部開設有防水腔,且防水腔的內壁設置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基座的材料為混凝土,所述防水帽的側面固定連接有過濾網,所述防水帽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防水擋板,所述防水基座的上表面開設有與防水擋板相適配的防水擋槽。
優選地,所述收納槽的內側壁開設有與調節塊相適配的調節槽,所述調節電機、調節絲桿和調節塊的數量均為兩個,且兩個調節電機以充電樁本體正面的中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在防水基座的內部,所述收納槽的內底壁設置有觸點開關,所述車牌識別攝像頭和觸點開關均與調節電機電性連接。
優選地,所述防水帽的內部開設有第三電機腔,且第三電機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清潔電機,所述清潔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清潔絲桿,所述清潔絲桿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清潔桿,所述清潔桿的背面固定連接有清潔海綿,且清潔海綿的背面與防水鏡片的正面搭接。
優選地,所述收卷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限位盤,所述限位盤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限位盤以收卷軸的側面的中線為對稱軸對稱設置在收卷軸的外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文超,未經劉文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47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