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寄存器的遠程配置方法、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43744.0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92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包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物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5/74 | 分類號: | H04L45/74;H04L41/0803;H04L49/109;H04L6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 |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寄存器 遠程 配置 方法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寄存器的遠程配置方法、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確定交換芯片中待配置的一個或多個寄存器;確定對所述寄存器的至少一項操作,將各所述操作以設定的格式依次處理為操作命令,并將各操作命令封裝到請求報文的數據幀中;所述操作包括對所述寄存器的連續地址空間操作;將所述請求報文發送到所述交換芯片進行寄存器配置,并接收所述交換芯片反饋的應答報文。本申請可實現對交換芯片的寄存器的遠程配置,提高寄存器的管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數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寄存器的遠程配置方法、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目前交換芯片內部的寄存器,可以由交換芯片內部的CPU通過內部接口(Internal?Interface)進行訪問和配置,或者可以由交換芯片外部的CPU通過低速的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或高速的PCIE(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總線進行訪問和配置。
但是,使用CPU對交換芯片的寄存器進行配置時,具有下述局限性:由于CPU基于總線實現對交換芯片的寄存器的配置訪問,因此無法以遠程的方式對交換芯片的寄存器進行配置;CPU每次只能對一個寄存器進行訪問,且完成當前寄存器的配置訪問后,才能開始對其他寄存器進行訪問;必須保證系統能夠正常的Boot、SPI或者PCIE通信,CPU才可以訪問交換芯片的寄存器。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寄存器的遠程配置方法、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可實現對交換芯片的寄存器的遠程配置,提高寄存器的管理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寄存器的遠程配置方法,應用于配置端,包括:
確定交換芯片中待配置的一個或多個寄存器;
確定對所述寄存器的至少一項操作,將各所述操作以設定的格式依次處理為操作命令,并將各操作命令封裝到請求報文的數據幀中;所述操作包括對所述寄存器的連續地址空間操作;
將所述請求報文發送到所述交換芯片進行寄存器配置,并接收所述交換芯片反饋的應答報文。
由上,本方法的配置端通過將對寄存器的連續地址空間操作以設定格式處理為操作命令,并封裝為可遠程發送的請求報文,以發送給交換芯片端進行解析和執行,并接收其反饋的應答報文,從而實現對寄存器的遠程連續地址空間操作配置,提高寄存器的管理效率。
可選的,在配置所述寄存器之前,還包括:
將獲取芯片ID的操作,以設定的格式處理為操作命令,并將其封裝到請求報文的數據幀中,將所述請求報文發送到所述交換芯片,并記錄發送時間;
接收所述交換芯片反饋的芯片ID,并記錄接收時間;
根據記錄的發送時間和接收時間,預估單條命令執行時間,并基于所述單條命令執行時間,進行配置超時預估。
可選的,所述對所述寄存器的連續地址空間操作包括:
使用相同數據進行寫連續地址空間、使用不同數據進行寫連續地址空間、或者,進行讀連續地址空間的操作。
可選的,所述將各所述操作以設定的格式依次處理為操作命令,包括:
將使用相同數據進行寫連續地址空間的操作處理為第一連續地址空間操作命令,所述第一連續地址空間操作命令包括:操作命令類型、命令序號、用于尋址交換芯片內寄存器的目標ID、寄存器的基地址以及向連續地址空間寫入的數據;
或者,將使用不同數據進行寫連續地址空間的操作處理為第二連續地址空間操作命令,所述第二連續地址空間操作命令包括:操作命令類型、命令序號、用于尋址交換芯片內寄存器的目標ID、寄存器的基地址以及分別向連續的各地址空間寫入的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物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物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37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