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安全用模型測試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43346.9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9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魯曉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7/02 | 分類號: | G01M7/02;G01M7/06;G01M7/08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卓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孫靜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安全 模型 測試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安全用模型測試裝置,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內壁固定安裝有安裝塊,所述安裝塊的側壁開設有第一滑槽;第一電動推桿推動支板移動,第二電動推桿帶動推塊移動,將第一擊塊夾持在夾塊與推塊之間,第一電動推桿回縮帶動第一擊塊移動,移動至一端距離后,第二電動推桿回縮使推塊與第一擊塊分離,第一彈力繩的彈力使第一擊塊快速回彈,第一擊塊與墊塊發生撞擊而產生震動,達到產生縱向沖擊力的作用,以相同的方式使第二擊塊與固定塊發生撞擊產生橫向的沖擊力,達到模擬地震的效果,調節第一擊塊與第二擊塊移動的距離即可調整沖擊力的大小,模擬不同級別的地震,提升測試的全面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建筑安全模型測試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建筑安全用模型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鋼結構建筑是指用鋼板或型鋼替代了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的建筑,鋼結構建筑的強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因此現在被廣泛應用,鋼結構建筑在修建前會制造相同的實物模型或是圖畫模型進行性能分析,在對實物模型的抗震性能分析測試時需要用到測試裝置。
但是在現有技術中的測試裝置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其震動方式通常是固定的,無法根據震級調整震動頻率,導致模型的測試不夠全面,在建筑施工中,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但是現有的測試裝置無法根據不同的地基進行測試,導致模型的測試結果與現實施工存在差異,影響建筑的安全。
發明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安全用模型測試裝置,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建筑安全用模型測試裝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內壁固定安裝有安裝塊,所述安裝塊的側壁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第一滑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塊的側壁固定連接有支臺,所述支臺的上端滑動連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上端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部插接有地基模塊,所述地基模塊的上端貼合連接有測試模型,所述固定箱的內部與固定箱的側壁均固定安裝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電動推桿,所述第一電動推桿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左側固定安裝有夾塊,所述支板的上端右側滑動連接有推塊,所述支板的上端右側固定安裝有第二電動推桿,是第二電動推桿的輸出單與推塊固定連接,所述支臺的下端固定安裝有墊塊,所述墊塊的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彈力繩,所述第一彈力繩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擊塊,所述第一擊塊的上端與墊塊活動連接,所述支座的側壁固定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側壁開設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第二擊塊,所述插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彈力繩,所述第二彈力繩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擊塊,所述夾塊分別與第一擊塊、第二擊塊活動連接,所述推塊分別與第二擊塊、第二擊塊活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將地基模塊插接在凹槽的內部,可以根據需求更換不同的地基模塊,提升測試模型的測試全面性,減少建筑的安全隱患,通過第一電動推桿推動支板移動,使支板與第一擊塊貼合連接,然后使第二電動推桿帶動推塊移動,將第一擊塊夾持在夾塊與推塊之間,然后第一電動推桿回縮帶動第一擊塊移動,在移動至一端距離后,第二電動推桿回縮使推塊與第一擊塊分離,通過第一彈力繩的彈力帶動第一擊塊快速回彈,使第一擊塊與墊塊發生撞擊而產生震動,達到產生縱向沖擊力的作用,以相同的方式使第二擊塊與固定塊發生撞擊可以產生橫向的沖擊力,達到模擬地震的效果,通過調節第一擊塊與第二擊塊移動的距離即可調整沖擊力的大小,模擬不同級別的地震,提升測試的全面性。
較佳的,所述支臺的上端開設有第二滑槽,所述支座的下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滑動連接在第二滑槽的內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二滑塊滑動連接在第二滑槽的內部,可以方便支座在支臺的上端滑動。
較佳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第二滑塊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334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業務流程編排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臨水系超高擋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