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瓣合模具的液壓增壓鎖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42015.3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51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茜;楊永順;虞跨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C25/02 | 分類號: | B21C25/02;B21C31/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海龍 |
| 地址: | 4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模具 液壓 增壓 裝置 | ||
一種用于瓣合模具的液壓增壓鎖模裝置,包括框架、合模機構以及增壓鎖緊機構;所述的增壓鎖緊機構包括增壓機構和用于對增壓機構的運動進行約束的約束機構,所述增壓機構包括一內部具有增壓腔的增壓滑塊,在所述增壓腔內沿合模的方向依次設有小直徑的施壓缸和大直徑的增壓缸,在所述施壓缸內滑動配合有施壓活塞,在所述增壓缸內滑動配合有增壓活塞,合模機構帶動增壓滑塊移動至預設位置,通過約束機構將增壓滑塊的位置鎖定,合模機構的動力輸出端帶動施壓活塞在增壓腔內移動,通過傳壓介質傳遞壓力使增壓活塞動作,對瓣合模具施加大的合模力。本方案增壓機構由合模機構帶動,具有較大的開合模行程,增大了模具的開模空間,便于工藝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塑性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瓣合模具的液壓增壓鎖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像汽車輪轂等具有側向凹槽結構的零件,塑性成形時,需要采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瓣合模塊組成瓣合式凹模。成形時應先使凹模瓣塊閉合,成形后使凹模瓣塊進行側向分型,然后才能使制件頂出脫模。
該工藝對模具的要求是:1)瓣合模塊的閉合和分型動作要迅速,以提高生產效率;2)瓣合模塊閉合時,要有足夠的鎖模剛度,以防止在成形過程中的側向脹模力使模具向外撐開,出現橢圓、飛邊等缺陷,影響制品的精度。
當采用普通的液壓合模機構時,如果液壓缸的壓力小,而由于液體的壓縮性,會造成模具的剛度不足;為了保證足夠的合模力,則需要使用大噸位液壓缸,這樣的話既會增加液壓缸的占用空間,又會提高設備投入占比,使總的生產成本提高;還導致合模機構移動速度降低,影響生產率。
專利號201910147674.7的國家發明專利,提供一種增壓鎖模機構,能夠解決因合模力小造成的模具剛度低,影響制品精度的問題;在使用時能夠降低對提供合模壓力的液壓缸的要求,在保證制品精度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但該專利采用的是機械增壓機構,機構比較復雜,制造要求高,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因合模力小造成的模具剛度低,影響制品精度,同時考慮降低生產成本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瓣合模具的液壓增壓鎖模裝置。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瓣合模具的液壓增壓鎖模裝置,包括框架、設置在框架上用于驅動瓣合模塊進行合模的合模機構,在合模機構的動力輸出端和瓣合模塊之間還設有增壓鎖緊機構;
所述的增壓鎖緊機構包括增壓機構和用于對增壓機構的運動進行約束的約束機構,所述增壓機構包括一內部具有增壓腔的增壓滑塊,在所述增壓腔內沿合模的方向依次設有小直徑的施壓缸和大直徑的增壓缸,在所述施壓缸內滑動配合有施壓活塞,所述施壓活塞的一端伸出增壓滑塊外并與合模機構的動力輸出端相連接,在所述增壓缸內滑動配合有增壓活塞,增壓活塞的活塞桿穿過缸蓋后通過連接件與瓣合模塊相連接,合模機構帶動增壓滑塊移動至預設位置,通過約束機構將增壓滑塊的位置鎖定,合模機構的動力輸出端帶動施壓活塞在增壓腔內移動,通過傳壓介質傳遞壓力使增壓活塞動作,對瓣合模具施加大的鎖模力。
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合模機構為固定設置在框架上的主液壓缸,主液壓缸的活塞桿通過增壓鎖緊機構帶動瓣合模塊進行鎖模。
進一步優化,所述的約束機構包括設置在增壓滑塊中的側壓缸、滑動配合在側壓缸內的側壓柱塞以及連接側壓柱塞的側銷,側壓缸工作,通過側壓柱塞帶動側銷移動并插入框架上的銷孔內將增壓滑塊的位置固定。
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側壓缸通過油路與增壓腔連通,增壓腔內的傳壓介質帶動側壓缸工作。
進一步優化,所述的約束機構設有兩組,兩組約束機構中的側壓缸對稱設置在增壓腔的兩側。
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側銷設置在所述增壓滑塊側面的凹孔內,在側銷的端部設有至少兩個限位端頭。
進一步優化,所述的框架上還設有用于阻擋增壓滑塊進一步移動的臺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20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