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鈦合金表面涂層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41749.X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6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云貴;劉少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12/02 | 分類號: | C23C12/02;B22F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鈦合金 表面 涂層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鈦合金表面涂層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配置鈦合金粉末和鈦合金基涂層粉末,所述鈦合金粉末包括氫化鈦粉、合金元素粉;所述鈦合金基涂層粉末包括氫化鈦粉、合金元素粉、以及碳化硅粉末,且鈦合金粉末和鈦合金基涂層粉末的合金元素粉相同;采用模壓成形,得到零件生胚,其中鈦合金基涂層粉末可鋪設在模腔底部、鈦合金粉末上部或同時在鈦合金粉末上下部位;對所述零件生胚在1250?1350℃條件下真空燒結1?4h,得到所述鈦合金表面涂層。本發明制備得到的鈦合金基涂層與基體之間的界面結合良好,零件工作面具有耐磨及抗氧化的特點,制備工藝過程簡單,容易實現規模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表面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鈦合金表面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地殼中第九豐富的元素,也是金屬結構材料中第四豐富的元素,鈦金屬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相比于其他常用金屬材料(如Fe、Ni、Cu等),鈦及鈦合金的密度小,比強度和比剛度高,力學性能、抗疲勞和蠕變性能好,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新型結構材。近年來,世界鈦工業和鈦材加工技術發展迅速,海綿鈦、鈦加工材和變形鈦合金的生產和消費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在化工、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此外,鈦合金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蝕性,在汽車、海洋工程、醫學器械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盡管鈦合金在上述領域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但仍存在如下問題:(1)由于磨損性能較差,它在國防、汽車、體育器械等工業領域的應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2)在航空航天等領域,鈦合金常常應用于高溫環境下,但鈦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急劇下降,這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鈦合金表面涂層及其制備方法,利用碳化硅誘導生成Ti5Si3和TiC納米強化相,增強鈦合金的耐磨性和高溫抗氧化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種鈦合金表面涂層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配置鈦合金粉末和鈦合金基涂層粉末,并采用模壓成形,得到零件生胚;
對所述零件生胚在1250-1350℃條件下真空燒結1-4h,得到所述鈦合金表面涂層。
作為優選,所述鈦合金粉末包括氫化鈦粉、合金元素粉;所述鈦合金基涂層粉末包括氫化鈦粉、合金元素粉、以及碳化硅粉末;所述鈦合金粉末和所述鈦合金基涂層粉末中的合金元素粉相同。
作為優選,所述碳化硅粉末的中值粒徑小于10μm。
作為優選,所述碳化硅粉末的含量通過下式計算得到:
wt.%SiC≈0.17×vol.%(Ti5Si3+TiC) (1)
式中:wt.%SiC為碳化硅粉末的含量;vol.%(Ti5Si3+TiC)為設定的Ti5Si3+TiC增強相的體積分數。
作為優選,所述增強相的體積分數大于0%,且小于等于20%。
作為優選,模壓成形時,在壓制溫度為25-300℃、壓制壓力為400-800MPa的條件下保壓1-4min。
作為優選,模壓成形時,在保護性氣氛下進行,所述保護性氣氛為氮氣、氬氣、二氧化碳中的任意一種。
作為優選,模壓成形時,所述鈦合金基涂層粉末鋪設在模腔底部、鈦合金粉末上部或同時在鈦合金粉末的上部和下部。
作為優選,真空燒結時,真空度小于5×10-3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174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