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調器的出風結構及空調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41626.6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85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朝新;賈飛飛;洪奔奔;詹卓宇;李德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11 | 分類號: | F24F1/0011;F24F1/005;F24F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泰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韓來兵 |
| 地址: | 51907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器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調器的出風結構及空調器。空調器包括空調器的出風結構,空調器的出風結構包括風道結構、縱向設置在風道結構內的出風通道及傾斜設置于出風通道出風端的出風格柵,位于出風格柵上方的出風通道在基準平面內的正投影至少覆蓋出風格柵在基準平面內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且出風通道上開設有沿平行于基準平面的方向貫通的開口,沿開口處的出風方向,出風格柵逐漸遠離開口的底端??照{器在使用時,形成的冷風或者熱風經出風通道流動至出風端,并穿過出風格柵吹出,以實現對室內空氣制冷或者制熱的效果,對于該空調器出風結構設置,灰塵不易落入出風格柵內,可以有效避免積塵,此外,整機的美觀性也有所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調器的出風結構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空調器是一種對室內溫度、濕度、潔凈度和空氣流速等參數進行調節和控制,以滿足室內舒適度的家電??照{器是利用冷媒在壓縮機的作用下,發生蒸發或凝結,從而引發周圍空氣的蒸發或凝結,以達到改變溫度、濕度的目的??照{器一般具有制冷和制熱兩種功能,在使用時,形成的冷風或者熱風穿過出風格柵吹向室內,實現對周圍區域內空氣制冷或者制熱的效果。
對于傳統的空調器,通常存在著冷風吹人、制冷舒適性差,以及熱風無法落地、制熱舒適性差的問題,于是,家用空調器市場上新推出了一種具有上下出風功能的空調器,上下出風空調器的推出完美解決了以上兩個缺陷,實現制冷不吹人,制熱地毯式送暖,提高了空調器的舒適性,目前在家用空調器市場上日漸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然而,對于現有的具有上下出風功能的空調器,受其下出風結構的設置方式限制,出風格柵容易積塵,嚴重影響客戶的使用體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器的出風結構及空調器,旨在解決現有空調器出風結構的設置方式,出風格柵容易積塵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器的出風結構,空調器的出風結構包括風道結構、縱向設置在所述風道結構內的出風通道及傾斜設置于所述出風通道出風端的出風格柵,位于所述出風格柵上方的所述出風通道在基準平面內的正投影至少覆蓋所述出風格柵在所述基準平面內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且所述出風通道上開設有沿平行于所述基準平面的方向貫通的開口,沿所述開口處的出風方向,所述出風格柵逐漸遠離所述開口的底端。
可選地,所述出風格柵(12)相對垂直于所述基準平面的面的傾斜角度為20°-30°。
可選地,所述出風格柵的上端位于所述開口的邊沿,所述出風格柵的下端位于所述出風通道的內壁處。
可選地,所述風道結構包括第一出風部件,所述第一出風部件的內部形成所述出風通道的第一部分,并具有所述出風端,且所述第一出風部件垂直于所述基準平面的一個截面的形狀呈扇形,所述出風格柵連接在所述第一出風部件上。
可選地,所述空調器的出風結構還包括出風框體,所述出風格柵安裝在所述出風框體上,且通過所述出風框體連接在所述第一出風部件上并相對于所述基準平面傾斜設置。
可選地,所述風道結構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出風部件相連接的第二出風部件,所述第二出風部件的內部形成所述出風通道的第二部分。
可選地,所述第二出風部件包括均由保溫材料制成的第一蓋體及第二蓋體,所述第一蓋體與所述第二蓋體相連接形成所述出風通道的第二部分。
可選地,所述第二出風部件還包括第三蓋體,所述第三蓋體與所述第二蓋體相連接,并用于支撐所述第二蓋體及所述第一蓋體。
可選地,所述空調器的出風結構還包括平行于所述出風格柵設置的導風部件,所述導風部件包括并排設置且均能夠轉動的多個導風板。
可選地,所述空調器的出風結構還包括導風連桿,所述導風連桿用于帶動多個所述導風板同步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16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