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蛋黃果的扦插繁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41061.1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5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婧;趙靜;陳海生;韋持章;楊志強;李文硯;盧艷春;韋優;羅培四;黃麗君;卓福昌;徐健;孔方南;蔣娟娟;盧美瑛;唐景美;韋巧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10 | 分類號: | A01G2/10;A01G24/10;A01G24/15;A01C21/00;A01N43/38;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戴嵩瑋 |
| 地址: | 532415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蛋黃 扦插 繁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蛋黃果的扦插繁育方法,涉及蛋黃果種苗繁育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方法選用無紡布營養袋作為扦插容器,營養袋中的扦插基質分兩層裝,底層為育苗專用營養基質,上層為黃心泥和珍珠巖混合的基質;在冬季蛋黃果采后回縮修剪時期選取插穗,采穗母樹選擇蛋黃果優良品種“仙桃1號”或“仙桃2號”;扦插前,使用3?吲哚丁酸或3?吲哚丁酸和3?吲哚乙酸配制而成的生根液浸泡處理。該法具有工藝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育苗周期短,成本低廉,市場前景好等特點,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快速實現蛋黃果種苗繁育的規模化產業化。
本申請為申請日為2018.10.30、申請號為201811281292.5、發明名稱為“蛋黃果的扦插繁育方法”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蛋黃果種苗繁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蛋黃果的扦插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蛋黃果(Lucuma nervosaA.DC),又名獅頭果、蛋果、桃欖、仙桃等,為山欖科蛋黃果屬多年生熱帶優稀果樹。原產古巴和南美州熱帶,20世紀30年代開始引入我國。現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熱區均有零星分布。蛋黃果成熟果皮呈橙黃色,果肉酷似蛋黃,粉質香甜,口感獨特;果實富含植物多糖、淀粉、粗蛋白、維生素C以及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具有散結通便,降脂減壓、養顏美容等功效,是一種新興的營養保健型珍稀水果,果肉亦可加工制成果醬、奶油、飲料和果酒等,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近幾年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蛋黃果大多為越南及泰國進口的,果品供不應求,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市場價位較高。蛋黃果可以滿足人們對綠色生態、營養保健型水果的消費需求及產生高效益,將能刺激和調動廣大生產者的種植積極性。目前蛋黃果優良品種苗木市場悄然興起,良種苗木供不應求。而蛋黃果傳統種植采用的種苗大多為實生苗、嫁接苗及駁枝苗。蛋黃果實生苗進入結果期時間長,且產生變異嚴重,未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嫁接苗的用于作砧木培育的種子有限,且嫁接苗培育周期需要2-3年;駁枝苗的操作繁瑣,且用于駁枝的枝條材料有限,駁離后影響母樹的樹冠,短時間內未能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的種苗繁育。尚未見有蛋黃果扦插繁育成功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取材方便、方法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育苗周期短、成本低廉的蛋黃果的扦插繁育方法,該法能夠快速實現蛋黃果種植的規模化產業化。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蛋黃果的扦插繁育方法,選用無紡布營養袋作為扦插容器,營養袋中的扦插基質分兩層裝,底層為育苗專用營養基質,上層為黃心泥和珍珠巖混合的基質;在冬季蛋黃果采后回縮修剪時期選取插穗,采穗母樹選擇蛋黃果優良品種“仙桃1號”或“仙桃2號”;扦插前,使用3-吲哚丁酸或3-吲哚丁酸和3-吲哚乙酸配制而成的生根液浸泡處理。
上述蛋黃果的扦插繁育方法,按以下操作步驟進行:
1扦插營養袋準備:用營養袋裝好扦插基質,扦插基質分兩層裝,營養袋底層的1/3裝入育苗專用營養基質,營養袋上層的2/3裝入以干凈黃心泥和珍珠巖混合的基質,扦插前進行苗床消毒待用;
2插穗選擇:在冬季1-2月份蛋黃果園采后回縮修剪時期,選擇蛋黃果優良品種母樹的枝條,選取一年生老熟枝條,剪成45cm的插穗;插穗基部剪成45°的剪口,插穗底部10cm以下的葉片連帶葉柄全部剪掉,10cm以上每張葉片保留1/3;
3插穗處理:以剪好的插穗基部10cm以下浸泡在消毒液3-5分鐘,繼而撈起插穗繼續浸泡在生根液2-5小時;
4扦插:把經過生根處理后的插穗垂直扦插于已備好的營養袋中,插穗基部插入基質約5-8cm。
黃心泥和珍珠巖混合的基質為2份黃心泥和1份珍珠巖混合配制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10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