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燃燒廢氣處理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9991.3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34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可高;樊昕;蔣小紅;蔣衛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86;B01D53/50;B01D46/02;B01D46/00;F23G7/06;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澤律師事務所 31337 | 代理人: | 周云 |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火 材料 檢測 實驗室 燃燒 廢氣 處理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燃燒廢氣處理系統及方法,所述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燃燒廢氣處理系統包括主環保系統和副環保系統。所述主環保系統包括過濾器、增壓風機、換熱器、急冷塔、高溫布袋除塵器、堿洗吸收塔、第一活性炭吸附器、主系統風機和煙囪。所述副環保系統包括布袋除塵器、第二活性炭吸附器、副系統風機和煙囪。本發明的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燃燒廢氣處理方法包括主環保系統中的煙氣處理和副環保系統中的廢氣處理。本發明能夠在不同的防火材料、檢測設備、風速、溫度、時間等檢測條件下,針對不同廢氣污染特征,同時控制顆粒物、SO2、NOx、非甲烷總烴、HCl、氟化物、氨、硫化氫、二噁英類和臭氣等各項指標達標,有效防治逸散煙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燃燒廢氣處理系統及方法,屬于防火材料檢測行業廢氣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主要用于材料燃燒熱值和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的檢測,產生的廢氣成份主要有顆粒物、SO2、NOx、非甲烷總烴、HCl、氟化物、氨、硫化氫、二噁英類和臭氣等污染物。由于實驗產生的廢氣量比較大,含煙塵量大、溫度高,污染物成分復雜且濃度較低,不僅有毒有害,而且還伴有較強烈的異味。由于燃燒過程中煙氣達不到100%收集效率,導致部分煙氣逸散到環境內。對于檢測測試裝備排放的煙氣,根據燃燒需要控制的風速、溫度、時間等實驗參數的不同,呈現不同的污染特征。
目前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的燃燒廢氣治理技術還相對缺乏,現有技術用于此類燃燒廢氣的治理工藝,主要是經過布袋、旋風、靜電等方式除塵后,通過吸收法、燃燒法、光解-光催化等方法對氣態污染物質進行凈化。隨著我國環保法規的日趨嚴格,對于成分復雜的防火材料檢測產生的燃燒廢氣,常規的單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難以滿足要求,并且自動化程度低、廢氣處理效率不高,存在逸散煙氣。因此,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通過工藝集成創新,開發出一套適用于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產生的燃燒廢氣處理系統并推廣應用,將有效改善防火材料檢測行業廢氣治理現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的燃燒廢氣處理工藝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燃燒廢氣處理系統,通過對單一污染物控制技術的集成創新,能夠在不同的檢測條件下,針對不同的廢氣污染特征,同時控制顆粒物、SO2、NOx、非甲烷總烴、HCl、氟化物、氨、硫化氫、二噁英類和臭氣等各項指標達標,有效防治逸散煙氣。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燃燒廢氣處理系統,它包括主環保系統和副環保系統,
所述主環保系統包括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過濾器、增壓風機、換熱器、急冷塔、高溫布袋除塵器、堿洗吸收塔、第一活性炭吸附器、主系統風機和煙囪,所述增壓風機與換熱器的升溫側進氣口相連接,所述換熱器的升溫側出氣口與二次燃燒爐的煙氣入口相連接,所述二次燃燒爐的煙氣出口與換熱器的第二進氣口相連,換熱器的降溫側出氣口與急冷塔的煙氣入口相連,所述急冷塔的煙氣入口還與SCR反應器相連,急冷塔的煙氣出口與活性炭/消石灰噴射系統相連,所述高溫布袋除塵器與堿洗吸收塔之間、堿洗吸收塔與第一活性炭吸附器之間的管路上均安裝有表冷器,所述副環保系統包括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布袋除塵器、第二活性炭吸附器、副系統風機和煙囪。
進一步,所述活性炭/消石灰噴射系統的數量為并聯的兩套。
進一步,所述主系統風機及副系統風機的防爆等級均為DIIBT4。
進一步,所述換熱器及表冷器均采用316L不銹鋼材質制成。
上述防火材料檢測實驗室燃燒廢氣處理方法,包括主環保系統中的煙氣處理和副環保系統中的廢氣處理,所述主環保系統中的煙氣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999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