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音頻時延控制方法、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39698.7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93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廖松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41 | 分類號: | H04L67/141;H04L69/16;H04B14/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協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音頻 控制 方法 設備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音頻時延控制方法、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中,該方法包括:當移動設備啟動向電腦端投屏時,通過所述移動設備的投屏程序建立一服務端口,然后,在投屏模式下,將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設置為與所述服務端口對應的客戶端口,最后,當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音頻數據寫入時,通過所述客戶端口與所述服務端口的對應關系,同步將所述音頻數據寫入至音頻硬件層,以使得所述投屏程序直接獲取并向所述電腦端傳遞所述音頻數據。實現了一種低時延的投屏音頻傳輸控制方案,解決了投屏過程中難以察覺的音頻時延問題,提升了用戶對投屏功能的使用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音頻時延控制方法、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不斷發展,用戶對于設備投屏的應用需求也越來越高。特別的,在手機等移動終端向電腦的反向投屏過程中,音頻反向傳輸的時延控制成為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因為,基于現有的反向投屏控制機制中,音頻的傳輸是通過傳統的音頻錄制框架(audio record)進行控制和傳輸的。上述設計主要是為了錄制用戶在手機等移動設備的聲音,因此,上述設計流程是隨整個錄音流程走的。具體來看,上述流程需要經過麥克風接受人的說話聲波,然后經硬件AD轉換成數字信號,音頻再到驅動,再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audioflinger),然后,在音頻策略執行框架經過一系列轉換和加工最后才會跨進程傳遞到應用。可以看出,上述一系列的處理流程雖然是常規的投屏音頻傳輸設計思路,但是,這一處理方式過于冗雜,對于只需要系統聲音的處理需求來看,增加了不必要的傳輸環節,導致反向投屏過程中較難監測或意識到的音頻傳輸時延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戶執行反向投屏的使用體驗。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缺陷,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音頻時延控制方法,該方法包括:
當移動設備啟動向電腦端投屏時,通過所述移動設備的投屏程序建立一服務端口。
在所述投屏程序執行投屏的過程中,通過一系統設置屬性值通知音頻策略執行框架所述移動設備處于投屏模式。
在所述投屏模式下,將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設置為與所述服務端口對應的客戶端口。
當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音頻數據寫入時,通過所述客戶端口與所述服務端口的對應關系,同步將所述音頻數據寫入至音頻硬件層,以使得所述投屏程序直接獲取并向所述電腦端傳遞所述音頻數據。
可選地,所述當移動設備啟動向電腦端投屏時,通過所述移動設備的投屏程序建立一服務端口,包括:
在所述投屏程序啟動運行時,監測所述移動設備與所述電腦的投屏鏈接是否成功建立。
若成功建立所述投屏鏈接,則通過所述投屏程序在移動設備端創建用于跨進程通信的所述服務端口。
可選地,所述在所述投屏程序執行投屏的過程中,通過一系統設置屬性值通知音頻策略執行框架所述移動設備處于投屏模式,包括:
在執行所述移動設備向所述電腦投屏的過程中,設置與投屏相關的所述系統設置屬性值。
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通過所述系統設置屬性值獲知所述移動設備當前處于所述投屏模式。
可選地,所述在所述投屏模式下,將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設置為與所述服務端口對應的客戶端口,包括:
通過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獲取所述服務端口的端口信息。
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根據所述端口信息創建與所述服務端口對應的客戶端口。
可選地,所述當所述音頻策略執行框架音頻數據寫入時,通過所述客戶端口與所述服務端口的對應關系,同步將所述音頻數據寫入至音頻硬件層,以使得所述投屏程序直接獲取并向所述電腦端傳遞所述音頻數據,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969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